-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德化(dé huà)的意思:指通过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影响使人的品德得到提高。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法令(fǎ lìng)的意思:法令是指国家或政府颁布的法律和命令。
非德(fēi dé)的意思:非德指的是没有道德、品德败坏的人。
狂暴(kuáng bào)的意思:形容情绪或行为极度激烈、猛烈。
烈焰(liè yàn)的意思:指火焰旺盛、熊熊燃烧的样子,也比喻热情、激烈、强烈。
泥涂(ní tú)的意思:比喻言辞低下,不堪入目。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土苴(tǔ jū)的意思:形容人土气、粗俗的样子。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凶残(xiōng cán)的意思:形容残忍凶狠,暴虐无情。
遗经(yí jīng)的意思:指遗失经书,比喻珍贵的书籍或文化遗产因失传而令人惋惜。
遗秽(yí huì)的意思:指遗留下来的不好的事物或痕迹,也可以指残缺不全的东西。
诈愚(zhà yú)的意思:欺骗愚弄。
- 鉴赏
这首诗以秦朝为背景,深刻揭示了秦朝统治者对待仁义与法律的态度。开篇“土苴轻仁义,凶残法令崇”两句,直接点明了秦朝轻视仁义道德,而崇尚严苛的法律制度,这种做法在当时社会中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接着,“诈愚非德化,力劫岂心从”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秦朝的统治方式并非基于道德教化,而是依靠暴力和强制手段,这不仅违背了人心,也难以长久维持社会秩序。
“多士泥涂里,遗经烈焰中”描绘了秦朝焚书坑儒的暴行,大量学者和文化典籍被毁灭,知识与智慧的传承受到了严重破坏,整个社会陷入了无知与混乱之中。
最后,“千年狂暴迹,遗秽永无穷”总结了秦朝的暴政给后世留下的恶劣影响,这种狂暴与恶行将永远成为历史的污点,警示后人切勿重蹈覆辙。
整首诗通过对比仁义与暴政,揭示了秦朝统治的残酷与短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