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得如霜室,层层尽岳图。
僧贻少室屦,舶买岭南盂。
径僻花争发,林深鸟尽趋。
趁时先贮酿,莫遣渴来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居生活中的日常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禅意之深。
首句“洁得如霜室”,以霜室比喻山居环境的清冷与洁净,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高雅品味。接着,“层层尽岳图”则描绘出山峦叠嶂的壮丽景象,仿佛每一层都是一幅岳岳山川的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阔。
“僧贻少室屦,舶买岭南盂”两句,通过僧人赠送的少室山鞋和从海外购买的岭南茶具,不仅体现了山居生活的独特情趣,也暗含了对远方文化的向往与接纳。这里既有对传统佛教文化的尊重,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径僻花争发,林深鸟尽趋”描绘了一条偏僻的小径上,花朵竞相开放,茂密的树林中,鸟儿们忙碌地穿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赞美,也是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趁时先贮酿,莫遣渴来沽”则是对季节更替、自然循环的敏感捕捉。诗人提醒自己要提前准备酒酿,以免在口渴之时无法及时满足,既是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句话蕴含着一种顺应自然、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老夫初度元正节,六十三回月廿三。
白发欺人不可奈,青山对酒欲辞酣。
元从识字先知一,未到通方解指南。
径躐寸阶今未敢,家徒四壁早能堪。
心香一瓣惟宣父,赘学千岐断晦庵。
归老幸逢新化理,迂疏未悔腐儒谈。
晴檐映日黄绵煦,阴磴扪萝玉佩毵。
苍柏转深霜后色,红蕉暗结雨中甘。
层峰浥浥初融雪,绝巘霏霏欲上岚。
斗正尧天开泰运,尘清瀚海罢征骖。
从伶且止南飞奏,听与吴农赋八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