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馀半亩多栽竹,屋只三间仅着诗。
乳燕坐檐惊夏早,亚藤上树觉春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黄叶庵中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黄叶庵居老所宜,梅花清瘦最相知”点明了地点与人物,黄叶庵作为居住之所,对于老者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梅花的清瘦与老者的形象相映成趣,暗示了两者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颔联“地馀半亩多栽竹,屋只三间仅着诗”进一步展示了庵居的环境与主人的生活方式。半亩之地,竹林环绕,三间小屋,仅容诗书,营造出一种简朴而充满诗意的生活氛围。
颈联“乳燕坐檐惊夏早,亚藤上树觉春迟”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乳燕在檐下筑巢,似乎预示着夏天的来临;而亚藤缓慢地爬上树梢,又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悠长。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庵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尾联“聊将垂意新莲社,月到门前拟凿池”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打算在庵中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歌与人生。同时,他设想在门前开凿池塘,让月光洒满水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景象。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文融合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庵居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