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时苗留犊次三江韵·其二》
《时苗留犊次三江韵·其二》全文
明 / 林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行李萧萧得代馀,寿人犹识旧牛车

寄来一脉明心事,杲日亭亭大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书(dà shū)的意思:形容字体大,书法工艺精美的书籍。

得代(de dài)的意思:得以代替或取代。

明心(mí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明亮、清晰,没有任何隐瞒或虚伪。

牛车(niú chē)的意思:指人力驱动的牛拉的车辆,比喻力量薄弱、速度慢、效率低下。

寿人(shòu rén)的意思:祝福他人长寿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行李(xíng lǐ)的意思:行李指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一脉(yī mài)的意思:指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关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赠送的牛车后,内心涌动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行李萧萧得代馀”,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收到礼物时的场景,仿佛能感受到旅途中的清冷与孤独,而“得代馀”则暗示着这份礼物是对旅途劳顿的一种慰藉。接着,“寿人犹识旧牛车”一句,不仅点明了礼物的性质——一辆承载着岁月痕迹的牛车,还暗含了对时光流转、友情永恒的感慨。

“寄来一脉明心事”,进一步揭示了这份礼物背后的情感深意,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馈赠,更是传递了友人的心意和关怀。“杲日亭亭副大书”则以自然景象作比,将友人的深情厚谊比作高悬的太阳,明亮而温暖,寓意着这份情谊如同阳光一般,照亮了诗人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友谊的深刻感激与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在物质交换之外的深层价值,以及它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和光明。

作者介绍

林俊
朝代:明

(1452—1527)明福建莆田人,字待用,号见素、云庄。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上疏请斩僧继晓并治中贵梁芳罪,触帝怒,下狱,贬姚州判官。寻召还,复官,改南京。正德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镇压蓝廷瑞等起事。嘉靖时官至刑部尚书。有《见素文集》、《西征集》。
猜你喜欢

临江仙.检旧稿感念

孤负天街风月好,豆花红上衰灯。

隔帘有意慰伶俜。九霄新雁影,四壁乱蛩声。

往日欢娱今日梦,管弦何处春城。

堆床散帙任纵横。酒悲还突起,秋病总无名。

(0)

泛清波摘遍.沪滨雪中度岁

烧痕野草,瞥影边鸿,如矢岁华催换了。

渡江春色,但有冰梅数枝早。淞滨道。

明灯闪闪,官柳萧萧,连骑俊游今渐少。

绣幕休垂,放入寒光见怀抱。庾园悄。

飞絮乍萦画檐,解冻尚迟芳沼。

翻恐回风向人,鬓丝吹老。兽香袅。

花外信息愈疏,天涯梦程难到。

几处金盘燕簇,醉吟昏晓。

(0)

湘江静.和梅溪

傍柳移舟风过浦。借新凉、片云留驻。

丛荷半委,衰兰暗泣,称悲秋词句。

客燕识归程,西风外、联翩飞去。

明霞送晚,回波照人,依稀认,梦游处。

酒意消,诗思苦。想当时、杂花生树。

春寒未减,清歌乍起,动逢逢鼍鼓。

执手上河梁,临岐泪、满襟如雨。

天涯纵有,平生万感,登楼漫赋。

(0)

满江红

第一江山,吊千古、英雄陈迹。

凭阑处、秣陵秋远,广陵涛碧。

杯酒尚关天下事,笑谭早定风云策。

想当年、高会此孙刘,都人杰。瓜步垒,京口驿。

天堑险,分南北。倚危楼一角,下临绝壁。

木叶横飞风雨至。剑花起舞鱼龙出。

听大江、东去唱坡仙,铜琶裂。

(0)

疏影六首·其五

瑶妃怨独。问楚天暮雨,谁会芳躅。

今夕凄凉,可许温存,飞近睡里蛾绿。

梨云不隔春江水,但莫遣、翠禽啼足。

怕黄昏、一半迷离,照与画屏银烛。

谁省佳期早误,酒醒思往事,心上羞触。

帘也垂垂,灯也凉凉,人也深深金屋。

红珠斗帐红蕤枕,想修到、鸳鸯秾福。

奈者遭、瘦了文园,冷绝晓仙难续。

(0)

贺新郎五首·其五

赋卖长门未。叹长卿、萧萧四壁,谋生何计。

门对青山酤绿酒,似此美人名士。

令千古、魂销心死。

妾自蛾眉郎犊鼻,算神仙、眷属同游戏。

茅店冷,夕阳里。前驱负弩重来矣。

想当年、侧身佣保,累卿蕉萃。

富贵于人原自有,肉眼输他女子。

看一辈、王孙而已。

吟到白头愁薄倖,道炉边、旧事休忘记。

琴绿绮,几知己。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