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仲文》
《送仲文》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三年不出户,考行闾井闻。

近俗知化岂非由所薰。

御琴趋国门何必长守坟。

美哉若君子,忠可移于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òngwén
sòng / méiyáochén

sānniánchūxiàoxíngjǐngwén

jìnsuìzhīhuàfēiyóusuǒxūn

qínguóménchángshǒufén

měizāiruòjūnzhōngj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国门(guó mén)的意思:指国家的边境或国界。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近俗(jìn sú)的意思:接近民俗风情,与人民的生活习俗相近。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考行(kǎo xíng)的意思:指对待人事物时,经过深思熟虑,慎重对待,不轻易行动。

闾井(lǘ jǐng)的意思:指一个地方人口众多,繁荣昌盛的景象。

岂非(qǐ fēi)的意思:难道不是,岂非表示对某种事实或判断的反问,表达出否定的意思。

知化(zhī huà)的意思:指人才渊博,学问深广,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修养。

注释
三年:形容时间之长。
考行:考察、了解。
闾井:古代的居民区,这里指邻里。
近俗:接近世俗,融入社会。
化:教化,道德风尚。
所薰:长期熏陶,潜移默化。
御琴:比喻治理国家,如弹奏琴般有节奏和技巧。
国门:国家的权力中心。
坟:古代贵族死后建的土堆,象征祖先遗产。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忠:忠诚。
移于君:影响君主,使君主接受。
翻译
三年未曾出门,只通过邻里传闻了解世事。
接近世俗后深知教化的力量,这难道不是因为长期熏陶的结果。
治理国家如同弹奏琴,不必执着于守着先人的遗迹。
这样的君子真是美好,他的忠诚可以影响到君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仲文》,表达了对友人仲文的赞美和对他品德的肯定。首句“三年不出户,考行闾井闻”描绘了仲文深居简出,却通过邻里间的口碑了解世事,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德行的修养。接着,“近俗遂知化,岂非由所薰”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行为对周围风俗的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力量源于他自身的高尚品质。

“御琴趋国门,何必长守坟”运用典故,意指仲文如同能演奏出优美音乐的良琴,其才华和品德足以进入国家的殿堂,不必拘泥于狭小的范围。最后两句“美哉若君子,忠可移于君”直接赞扬仲文为君子,他的忠诚不仅对自己,也能感染并影响他人,尤其是对君主而言,这是极高的赞誉。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仲文的品行与才华,以及他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期待。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秋夜·其一

新月上林端,林端白露溥。

芭蕉不解意,叶叶向栏干。

(0)

绵竹道中·其一

水藤罥黄箨,岸筱森绿蕤。

不见梅花树,香风暗扑衣。

(0)

山居

沧海归来日,贪看麋鹿群。

窗虚含远嶂,屋破补重云。

夕鸟吟边过,春蔬雨后分。

不须怜阒寂,清梵隔山闻。

(0)

饯家兄希仁

寒雁叫汀洲,归程不可留。

聊携季路榼,相送仲宣楼。

岁晚荆门树,风微汉水舟。

乡心吾欲折,行役几时休。

(0)

观穫四首·其三

篝车亦己满,还入此室庐。

牛羊下日夕,烟火生柴墟。

邻叟无兼累,樗奕何轩渠。

将以娱村夜,浊醪与之俱。

人生百年几,忧患胡为纡。

(0)

秋夜归自苕水泛月莺脰湖寄沈子勺

朝辞若下城,暮驱笠泽艑。

景物忽已改,川原亦邈缅。

娱目惟清晖,百里同一眄。

月出梅堰高,水落松陵浅。

曲渚屡萦纡,环洲溯回转。

澹澹波生烟,遥遥云没岘。

枫林霜欲丹,蒹葭露初泫。

境会心自恬,神旷理逾显。

同怀寄秋水,离念得所遣。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