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徵聘(zhēng pìn)的意思:
1.谓征召诸侯聘问。《左传·宣公九年》:“春,王使来徵聘。夏, 孟献子 聘于 周 ,王以为有礼,厚贿之。” 杨伯峻 注:“徵聘者,示意 鲁 遣使往 周 聘问也。”
2.谓朝廷以礼招聘贤才。今亦泛指招聘人员。《后汉书·黄琼传》:“先是徵聘处士多不称望, 李固 素慕於 琼 ,乃以书逆遗之。”《宋书·隐逸传·翟法赐》:“违避徵聘,遁跡幽深。”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八分书起於 汉 时 王次仲 。 次仲 有道,詔徵聘,於车中化为大舃飞去。”《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若知县肯来相请,便似朝廷徵聘一般。”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失之则耆硕不闻徵聘,终老茅菅。”得要(de yào)的意思:得到的要珍惜,不要轻易放弃。
殿庭(diàn tíng)的意思:指宫殿、庙宇等建筑物的大门前的广场,也泛指宫廷、朝廷。
方士(fā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智、有学问的人。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角里(jiǎo lǐ)的意思:指在某个角落或地方。
敬佩(jìng pèi)的意思:对他人的品德、才能或行为表示赞赏和钦佩。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两言(liǎng yán)的意思:指言语简短、简明扼要。
蓬瀛(péng yíng)的意思:形容山水美丽、仙境般的景色。
皤然(pó rán)的意思:形容白色光亮,也指光洁明亮。
浅言(qiǎn yán)的意思:浅薄的言辞;不深刻的话语。
行名(xíng míng)的意思:指在社会上有名望、声誉的人。
须鬓(xū bìn)的意思:指胡须和鬓发,用以形容人的容貌逐渐苍老。
学行(xué xíng)的意思:指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逸士(yì shì)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学问、有见识的人。
迂儒(yū rú)的意思:指人思想陈旧,墨守成规,追求过于理论而不切实际的学者。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被朝廷征召的隐士,他的外貌和精神状态都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风范。诗人通过“皤然”一词,形象地描述了这位老者的须发斑白,与“角里生”相呼应,暗示其智慧如同古代的智者一样深邃。接着,诗人赞扬了这位隐士的两句话,认为它们触及了核心要义,值得尊敬并记录在屏风上,以供后人学习。
进一步地,诗人将自己比作“迂儒”,表达了对礼乐之道的执着追求,而将对方比作“方士”,似乎在探讨与神秘或超自然力量相关的知识。然而,实际上,诗人更倾向于强调对方言论中的“浅言至理赅”,即简明扼要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不仅体现了对方的学识,也彰显了其人格魅力。
最后,诗人对这位隐士的评价是“不愧学行名”,意即他不仅在学问上有建树,在行为上也堪称楷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这位隐士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追求学问和道德修养的自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万历八年岁在庚辰夏四月二十八日晓夜梦五云见于西北光莹烛天锦绮夺目觉后犹宛然在前诗以纪之
清宵梦绕卿云起,朵朵芙蓉天外开。
疑是应龙腾紫极,还如彩凤出中台。
为霖为雨终须合,非雾非烟莫浪猜。
遥忆汉庭应有瞩,群臣同上望星台。
吕梁夜过王水部
朝望吕梁山,暮泊吕梁上。
疏凿见神功,辟开由天创。
十月寒雨来,声带秋涛壮。
涛声尽东走,石势皆北向。
参差虎豹蹲,喷薄蛟龙藏。
夷险互倚伏,阴晴倏千状。
恍如浮太空,坐泛星河长。
寂莫旅魂惊,狂澜思欲障。
因怀王子猷,清夜遥相访。
一息览乾坤,千年谈霸王。
雄文陋雕刻,同心叹凋丧。
凭轩忽涕流,大禹功谁尚。
愿学仲尼观,敢事庄生放。
今古倘不殊,幽期在昭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