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塘草几变,谁脍此中鱼。
莫容科斗应,亦有鲁王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其六)陆瑁养鱼池》。诗中,诗人以观察陆瑁湖的鱼塘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的感慨。"来观瑁湖水,乃是陆生居"描绘了湖水的宁静与陆地的联系,暗示着这里曾有人类居住的历史。"春塘草几变,谁脍此中鱼"通过春天池塘草木的变化,引出对池塘主人烹鱼的想象,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莫容科斗应,亦有鲁王馀"暗指池塘可能曾与古代鲁王有关,增添了历史的神秘色彩。"科斗"是古代的一种文字,此处表示历史的痕迹。"不随蛟龙飞,神鳖未可除"进一步强调池塘的静谧,暗示着池中的鱼并未因传说中的神异而离开,保持着一种自然的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养鱼池为载体,寓言历史变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