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花斜映玉玲珑,曾见诚翁与放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道 山 堂 宋 /李 龙 高 疏 花 斜 映 玉 玲 珑 ,曾 见 诚 翁 与 放 翁 。犹 有 旧 时 相 识 在 ,几 回 搔 首 立 春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立春(lì chūn)的意思:立春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天开始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标志着冬天结束,春天的到来。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时相(shí xiāng)的意思:指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有旧(yǒu jiù)的意思:形容事物陈旧、过时。
玉玲珑(yù 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精巧、工艺精美,也形容人的容貌秀丽、身材修长。
- 注释
- 疏花:稀疏的花朵。
斜映:斜斜地照耀。
玉玲珑:形容器物精致透明。
诚翁:指诚斋翁,可能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放翁:指陆游,号放翁。
犹有:仍然有。
旧时相识:过去的熟人。
在:存在。
几回:几次。
搔首:用手抓头,表示思考或焦急。
立春风:站在春风中。
- 翻译
- 稀疏的花朵斜照在晶莹剔透的玉玲珑上,
我曾见过诚翁和放翁的身影。
- 鉴赏
这段中国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描述了春天的景象。"疏花斜映玉玲珑"一句中,“疏”意味着稀疏而不浓密,“斜映”则形容阳光斜射的柔和与温婉,"玉玲珑"暗示了清澈透明,如同美玉一般的水流。整体上,这句诗营造出一种静谧、优雅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微风轻拂过花瓣的声音。
接下来的"曾见诚翁与放翁",提及了两位士人——诚翁和放翁。这两位人物很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是在文学、学问上有交集的人物。他们之间的友情或师承关系在这短短一句中被温馨地提起,增添了一份怀旧的情感。
"犹有旧时相识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留恋和珍惜。在这里,“犹有”意味着仍然存在或保留着,而“旧时相识”则是指那些年华流逝中依然如故的人事物。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忘怀的情感。
最后一句"几回搔首立春风"则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微风中轻抚自己的头发,这个动作既是思考的姿态,也可能是在回忆中的自语。"搔首"这个动作常常与沉思、回忆或是感慨联系在一起,而"立春风"则强调了季节的背景,让人联想到初春时分,万物复苏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段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更通过对人物交往和个人回忆的点滴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与内心的平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菩萨蛮·春花春月年年客
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
只为晓风愁,催花扑玉钩。
娟娟双蛱蝶,宛转飞花侧。
花底一声歌,疼花花奈何。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