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其可再,四者每难并。
《春旱忽雨五绝·其二》全文
- 注释
- 乐岁:丰收之年。
何尝:未曾。
饱:吃饱。
春阴:春天的阴霾。
忽又:忽然又。
晴:晴朗。
一之:一年中的第一次。
其:那。
可再:可以重复。
四者:这四件事。
每:常常。
难并:难以同时发生。
- 翻译
- 丰收之年也未曾吃饱过
春天的阴霾忽然又转为晴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幻莫测的感受以及生活中顺境与逆境交替的哲理。
“乐岁何尝饱”一句,以问句形式开篇,引出了全诗的主题——春天的快乐是短暂且不可长久的。这里的“乐岁”指的是春天,这个季节本应是万物生长、欣欣向荣之时,但却未必能够持续。
紧接着,“春阴忽又晴”描绘了春日气候多变的情景,春天的阴云往往转瞬即逝,阳光重新洒落大地。这种自然界的突变,不仅映射出自然界的不可预测,也反映出了人生境遇的无常。
“一之其可再”则是对上述情景的一种哲理性思考。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使美好的事物可能重现一次,但是否能够再次发生呢?这里蕴含着一种对于生命和自然界中美好事物不可长久的感慨。
最后,“四者每难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哲理。诗人指出,美好的时光、境遇是难以同时并存的。这句话不仅是在描述春天气候的多变,也是在表达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美好与艰辛往往交织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界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周宰赏莲席上
急风吹月月魄堕,幻作玉莲三百个。
水花亭上晓光寒,主人捧觞客满座。
周郎朗朗屋百间,读书下帘春昼闲。
坐中仙人左元放,寒冰结佩玉刻环。
位高金多责山重,万里风烟摇醉梦。
何如野水酌花阴,疾雷到天色不动。
安得太华十丈花,乘风夜至玉仙家。
老农有种来入土,鞭起卧龙天下雨。
书山居女冠绣楼
一渠流水数家分,弦管楼中永不闻。
灯下此心谁共说,紫烟衣上绣春云。
题渊明采菊图
闲却经纶手,东篱把菊枝。
先生花外意,难画亦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