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以“姨母陇西君讳日作”为题,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句“宝镜煌煌照九州”,以“宝镜”为喻,象征着姨母陇西君的光辉形象,其光芒普照大地,寓意她高尚的品德和深远的影响跨越时空,照亮了整个世界。这句诗既是对姨母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影响力超越时代的感慨。
接着,“埋藏曾及见诸刘”,这里的“埋藏”可能指的是历史的遗忘或尘封,而“见诸刘”则暗示了姨母与刘姓家族的关系,或是指她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反思,以及对那些被时间遗忘但依然值得铭记的人物的敬意。
“酆城今日无雷焕,紫气谁当辨斗牛。”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酆城,古代地名,这里借指姨母的故乡或出生地;雷焕,典出《晋书》,是历史上著名的剑客,与宝剑有关的故事常被用来象征英雄或杰出人物。诗句中的“无雷焕”暗示了姨母的去世,同时也表达了对姨母才能与精神的怀念。而“紫气”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预示吉祥或重要事件发生的祥瑞之气,此处用来形容姨母的德行与影响。“辨斗牛”则是指分辨天上的北斗七星与牛郎星,象征着对姨母精神品质的深刻理解和认同。整句话通过这些象征,表达了对姨母离世的哀悼,以及对她精神遗产的传承与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元好问对姨母陇西君的深切缅怀,以及对历史人物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对逝者的哀歌,也是对历史记忆的反思和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檃括格物之说
大学崇至善,格物为实地。
格者意身心,是谓至其理。
如彼之国都,亲见乃知至。
平地说相轮,伯淳所以耻。
格之厥功何,知行并时诣。
终日及终身,惟此一大事。
何为齐治平,即前物理是。
万一本同原,体用元非二。
道丧千载馀,支离为简易。
谁能一扫之,敢以告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