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石能混璧,野鸟易为鸾。
谁云古达者,不畏嫌疑间。
波澜(bō l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起伏不定,波动不安定。
成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一个城市繁荣昌盛,发展迅速。
大贤(dà xián)的意思:指非常有才德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戈矛(gē máo)的意思:指戈和矛,泛指古代兵器,也用来比喻战争或军事力量。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三至(sān zhì)的意思:指达到某种状态或程度。
市虎(shì hǔ)的意思:指市井之中的豪杰。
世道(shì dào)的意思:世界上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谈笑(tán xiào)的意思:轻松愉快地交谈、笑谈。
未然(wèi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没有发生,还没有成为现实。
嫌疑(xián yí)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怀疑和猜疑。
燕石(yān s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善良,举止端庄。
疑间(yí jiān)的意思:疑惑和怀疑之间的境地
御寒(yù hán)的意思:御寒指的是御寒防寒,保暖避寒的意思。
重裘(chóng qiú)的意思:形容穿着厚重的衣物。
众言(zhòng yán)的意思:指众多的言论、议论。
自全(zì quán)的意思:自己保全自己,自我保护
这首诗《君子行》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与生动的比喻,探讨了君子在复杂世道中的处世之道。
首句“君子防未然”,点明君子应具备预见性,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接着,“世道险且艰”描绘出世间的复杂与艰难,暗示君子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谈笑有戈矛,平地生波澜”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说明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环境中,也可能暗藏危机,君子需时刻保持警觉。
“众言成市虎,三至惑大贤”通过“市虎”的典故,警示人们流言蜚语的危害,即便是智者也可能因谣言而困惑。
“燕石能混璧,野鸟易为鸾”以美玉与燕石、鸾鸟与野鸟的对比,强调真伪难辨,君子需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受表面现象迷惑。
“谁云古达者,不畏嫌疑间”提出疑问,指出即使是古代的智者,也并非完全能够避免嫌疑与误解,进一步强调了君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谨慎与智慧。
最后,“御寒以重裘,君其善自全”以御寒之物比喻保护自己,提醒君子在复杂环境中要善于自我保护,保持独立与清醒。
整体而言,《君子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君子在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的智慧与策略,以及对自我保护与道德坚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