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草虺潜伏,蟠鳞箨自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孤吟(gū yín)的意思:独自吟咏,形容孤独寂寞。
潜伏(qián fú)的意思:指隐藏在内部或背后,暗中等待时机,进行秘密活动。
三竺(sān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思维敏捷、才智出众。
五云(wǔ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啸咏(xiào yǒng)的意思:高声歌颂
行脚(xíng jiǎo)的意思:指行走于各地,四处奔波、旅行的意思。
杳霭(yǎo ǎi)的意思:形容天空或远方的景色模糊、朦胧。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栖山中行进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句“万壑千峰里”,以“万”和“千”字开头,展现出山峦连绵不绝的壮观景象,仿佛置身于无尽的山谷之中。接着,“孤吟杳霭间”一句,通过“孤吟”二字,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意境,与四周的静谧环境相呼应,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独自一人在山中漫步时的内心世界。
“林分三竺径,天接五云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林与天空的交融之景。三竺径指的是三条通往不同方向的小路,暗示着探索与发现的可能;而“天接五云山”则将视线引向更高远之处,五云山仿佛与天空相连,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接下来,“跃草虺潜伏,蟠鳞箨自斑”描绘了山中动植物的生机勃勃。草间有蛇类跳跃,显示出生命的活力;而“蟠鳞”指的是盘旋的龙或蛇,这里借指山中的某些生物,与“箨自斑”(竹笋上的斑点)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生态画卷。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最后,“相忘是行脚,啸咏不知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行脚意为行走于山间,这里的“相忘”并非真正的忘记,而是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诗人通过“啸咏”(长啸吟唱)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内心的喜悦,却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体现了他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栖山中独特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友人秋怀
林薮发枯山敛眉,凛秋岂但楚臣悲。
翩翩莺燕知何往,猎猎鹰鹯正得时。
残雨晓添衣气润,新寒夜厌漏声迟。
悲风入调须频奏,妙趣惟应心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