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铜蚀雨生苔蕊,瓦铁翻风堕殿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道旧(dào jiù)的意思:指道别旧日的朋友或认识的人。也表示道别过去的时光或旧事。
登云(dēng yún)的意思:登上云端,比喻人的志向高远,追求卓越。
高寒(gāo hán)的意思:形容地势高而严寒,也可用来形容心情或气候寒冷的状态。
过水(guò shuǐ)的意思:指通过水流过,形容事物被冲刷洗涤或经历了一番磨砺。
金奁(jīn lián)的意思:形容财富丰厚,珍宝华贵。
明蟾(míng chán)的意思:指明夜间的明亮的月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亮。
辇道(niǎn dào)的意思:指皇帝乘坐的车辇所经过的道路。也用来形容权贵显贵的行车队伍。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神坛(shén tán)的意思:指某一领域或行业中最高的地位或最高的权威。
水帘(shuǐ lián)的意思:指瀑布水流从高处垂落形成的水幕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登泰山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感受。首句“五更沧海吐明蟾”以生动的比喻,将黎明前的海面比作即将升起的明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接着,“杖策登云过水帘”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踏着云雾,穿越水帘洞般的景象,充满了浪漫与奇幻色彩。
“辇道旧传排御幛,神坛曾见出金奁”两句,通过历史的典故,暗示了泰山的神圣与历史地位,同时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封禅仪式的追忆。接下来,“碑铜蚀雨生苔蕊,瓦铁翻风堕殿檐”则转向对泰山自然景观的描写,铜碑在雨水的侵蚀下长出苔藓,瓦片在狂风中坠落于殿堂檐角,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变迁,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最后,“应是最高寒亦重,山人习久不知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泰山之巅寒冷环境的适应与接纳,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与尊重。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壮美景色,更蕴含了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