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宾筵(bīn yán)的意思:指宴会、宴请客人的场合。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不夜(bù yè)的意思:不停歇,不休息。形容持续不断,不分昼夜地进行。
草芥(cǎo jiè)的意思:指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尘泥(chén ní)的意思:指尘土和泥巴,比喻世俗的事物和纷扰的尘世。
成事(chéng shì)的意思:成事指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当上(dāng shàng)的意思:指某人升任或担任某个职位、角色或地位。
扶光(fú guāng)的意思:指帮助或支持有才华、有能力的人。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焦头(jiāo tóu)的意思:形容焦急、着急的样子。
渴睡(kě shuì)的意思:渴望睡眠,非常想要休息。
烂额(làn é)的意思:形容人的额头上汗水流下来,通常是因为紧张、担心或劳累。
离明(lí míng)的意思:离开光明,暗中行动。也指离开明亮的地方,进入黑暗的环境。
论功(lùn gōng)的意思:根据功劳或成就来评价或分配待遇。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上客(shàng kè)的意思:指高贵的客人或重要的访客。
上宾(shàng bīn)的意思:上宾指的是地位高、尊贵的客人或访客。
士子(shì zǐ)的意思:指有志于科举、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官员的读书人。
书案(shū àn)的意思:指书籍和案头,表示读书学习的场所。
夜天(yè tiān)的意思:夜晚像天一样黑暗。
易理(yì lǐ)的意思:易理指的是事情或问题容易理解或解决。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鉴赏
此诗《挑灯杖》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对人生际遇和功名利禄的深刻思考。
首句“离明坎则止,出处契易理”,以“离明坎”象征人生的起伏变化,暗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处世行事要符合易经的哲学思想。接着,“焦头与烂额,论功当上客”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为追求功名而付出的艰辛,即便最终功成名就,也难免身心俱疲。
“有时扶光上宾筵,能作高堂不夜天。有时扶光向书案,能照士子三万卷。”这两句通过“扶光”的形象,比喻在不同情境下,功名所带来的不同影响:或为宴会增添光彩,或为读书人照亮知识的海洋。然而,“夫何功成事了漏迟迟,主人渴睡不复知”,指出功名的获得往往伴随着漫长的等待和辛劳,而主人(即成功者)却可能因满足或疲惫而忽视了过程中的艰辛。
最后,“便同草芥委尘泥,虽有寸劳谁念之。人生不遇亦如此,顾惟主人何如耳”四句,表达了对功名得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即使功成名就,也终将归于尘土,而那些为追求功名而付出的努力,往往被人们遗忘。诗人以此提醒世人,人生的价值不应仅局限于外在的成就,而应关注内心的修养和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深刻揭示了功名与人生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