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昼曾妨燕,寒宵岂隔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编竹(biān zhú)的意思:指用竹子编制的器物,比喻虚假的外表或表面现象。
不由(bù yóu)的意思:不由表示无法抵挡、无法控制,不由自主的意思。
处中(chǔ zhōng)的意思:指处于两者之间,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态度或位置。
都堂(dōu táng)的意思:指所有人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正殿中,形容人人都有份,没有例外。
经纬(jīng wěi)的意思:指处理事物时具有全局观念,能够掌握大局和细节,善于组织和安排。
卷舒(juǎn shū)的意思:卷曲和舒展,形容事物变化或状态的转折与调整。
牢笼(láo lóng)的意思:指囚禁、束缚人的环境或境地。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明处(míng chù)的意思:指显而易见的地方或情况。
庭闱(tíng wéi)的意思:指家庭内部的纷争和矛盾。
献赋(xiàn fù)的意思:献上赋税
- 注释
- 编竹:制作成竹的样子。
玲珑:精致巧妙。
庭闱:庭院深处。
经纬力:编织或构造的力量。
卷舒功:卷起和展开的能力。
妨:妨碍。
燕:燕子。
隔:阻挡。
都堂:朝廷或大型官署。
献赋:呈献诗文。
忆:回忆。
牢笼:束缚或限制。
- 翻译
- 精巧编成竹状结构,坐落在庭院深处。
无需借助经纬之力,何来卷曲舒展的能耐。
春日里曾妨碍过燕子,寒冷的夜晚怎能阻隔风的吹拂。
在都堂再次呈上诗赋,明亮之处想起被束缚的日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生活画面,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示了古人对日常物品的匠心与情感。"编竹状玲珑"一句,以竹为材料制成精巧的窗棂,既表现了手工艺人的技艺,又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美学的欣赏。
"庭闱尽处中"则是说这般精致之物布置在家中的每一个角落。这里的“庭闱”指的是宅邸中的院子和走廊,"尽处中"强调了这些装饰品无处不在的存在感。
接下来的两句"不由经纬力,安有卷舒功"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不需刻意雕琢的生活态度。"经纬"指的是织物中的经线和纬线,而这里则比喻为人生和命运,不必强求改变。
至于"春昼曾妨燕,寒宵岂隔风",诗人通过对季节的感受来表达情绪。春天的日光延长了白昼,使得懒散的午后时光变得难以捉摸,而夜晚则是寒冷而又不阻挡风的。这两句描写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怀。
最后两句"都堂重献赋,明处忆牢笆"显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都堂"可能指的是某个公共场所或官府建筑,而"重献赋"则是说在这样的地方再次吟诵古人留下的诗文。"明处忆牢笆"中的“明处”可以理解为心中明白之处,"牢笆"则指的是过去的生活或记忆,这里用了“牢笼”来比喻,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物象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日常生活之美的独特领悟,以及对于过去记忆的深切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石中允致仕归新昌
凤凰山下网罗疏,翠翮摇空去有馀。
陶令已抛彭泽印,谢敷今作会稽居。
碧峰四向晚吟处,啼鸟数声春醉初。
更放鱼舠鉴湖上,芙蓉香里卧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