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与余皆懒,余如君更贫。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送 盛 君 之 升 州 宋 /张 弋 君 与 余 皆 懒 ,余 如 君 更 贫 。今 年 再 同 复 ,两 鬓 独 非 春 。去 棹 孤 山 浪 ,征 衫 西 府 尘 。似 闻 仍 用 武 ,为 算 立 功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非(dú fēi)的意思:独特而非凡。
功人(gōng rén)的意思:指能力强,有才华的人。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立功(lì gōng)的意思:指在战争、斗争或其他事务中取得重大成就或有显著贡献。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西府(xī fǔ)的意思:指官府、政府的机构或者官员。
用武(yòng wǔ)的意思:指运用兵器或武力进行战斗,也可以指运用各种手段、方法以达到某种目的。
征衫(zhēng shān)的意思:指征兵时发给士兵的衣物,比喻被征召上战场。
- 注释
- 君:你。
余:我。
懒:懒散。
更:更加。
贫:贫困。
再:再次。
夏:夏天。
两鬓:两鬓角。
非:不。
春:青春。
去棹:离去的小舟。
孤山浪:孤山的波浪。
征衫:远行的衣服。
西府尘:西府的风尘。
闻:听说。
仍:仍然。
用武:使用武力。
算:计算。
立功人:建功立业的人。
- 翻译
- 你我都很懒散,而我比你还贫困。
今年夏天我们再次相遇,但两鬓已无青春气息。
你的小舟独自在孤山的波浪中摇曳,我的衣服沾染了西府的风尘。
听说仍在使用武力,计算着那些能建功立业的人。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两位朋友相似境遇的凄凉景象,共同承受着岁月与贫困的打击。首句“君与余皆懒”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上的共鸣,而“余如君更贫”则透露出作者更加艰难的情形。
接下来的“今年再同夏,两鬓独非春”不仅是在叙述时间的重复,更深层次是对青春易逝、时光飞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头发(两鬓)的变白,强调了时间带给人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与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岁月沧桑之感。
“去棹孤山浪,征衫西府尘”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游历生活中的辛酸和不易。这里的“去棹”指的是行舟,而“征衫”则是军旅生涯中所沾染的尘土。这两句传递出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灵上的磨难。
最后,诗人通过“似闻仍用武,为算立功人”的表述,似乎在为自己的过往辩护或是自我安慰。这里的“似闻”可能意味着听闻某种消息,而“仍用武”则是在强调个人的才华和能力依旧能被利用,尽管处境艰难,但诗人依然坚信自己有所贡献,有所作为。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感慨与自我坚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旦日示从同仍简忘忧
昔我驰星轺,驻车归化城。
汝方来抠衣,从同训其名。
侍予垂十年,百事无一成。
律历且及半,琴道犹未精。
禅书置一隅,尚未穷一经。
大道若沧海,万古长澄清。
酌之而不竭,注之而不盈。
偃鼠得满腹,亦足饱鲲鲸。
又如大圆镜,历劫长圆明。
中间无影像,应物不现形。
汉、胡递相照,出没能纵横。
又如万钧钟,寂然藏雄声。
随叩而即应,圆音自锵铿。
小击而小响,大撞而大鸣。
又如长明烛,积岁长荧荧。
分为百千万,光明如日星。
惠之而不费,是为无尽灯。
日月照天下,不可语瞽盲。
雷霆碎山岳,聋者未曾听。
枯木元无花,却怨春不平。
作偈以劝汝,可以为盘铭。
《旦日示从同仍简忘忧》【元·耶律楚材】昔我驰星轺,驻车归化城。汝方来抠衣,从同训其名。侍予垂十年,百事无一成。律历且及半,琴道犹未精。禅书置一隅,尚未穷一经。大道若沧海,万古长澄清。酌之而不竭,注之而不盈。偃鼠得满腹,亦足饱鲲鲸。又如大圆镜,历劫长圆明。中间无影像,应物不现形。汉、胡递相照,出没能纵横。又如万钧钟,寂然藏雄声。随叩而即应,圆音自锵铿。小击而小响,大撞而大鸣。又如长明烛,积岁长荧荧。分为百千万,光明如日星。惠之而不费,是为无尽灯。日月照天下,不可语瞽盲。雷霆碎山岳,聋者未曾听。枯木元无花,却怨春不平。作偈以劝汝,可以为盘铭。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5867c6f3087f4b8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