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鸟鸣深丫,青荷覆小渠。
物情忻自遂,而我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的一次雅集,地点在曹公东湖水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联“竹里逢仙尉,花间隐使车”以“仙尉”和“使车”为喻,既暗示了人物的超凡脱俗,也预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竹林深处,仿佛能遇见仙人;花丛之中,似乎隐藏着使者之车,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高雅的氛围。
颔联“围棋临水槛,把酒看游鱼”进一步描绘了活动的场景。棋盘置于临水的栏杆旁,饮酒时还能观赏水中自由游弋的鱼儿。这一画面充满了闲适与乐趣,体现了参与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颈联“黄鸟鸣深丫,青荷覆小渠”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黄莺在茂密的树丫间欢快地鸣叫,青色的荷花覆盖着小溪,色彩鲜明,生机勃勃。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夏日的生动景象,也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之美。
尾联“物情忻自遂,而我乐□□”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状态的喜悦与满足。“物情忻自遂”意味着万物各得其所,自然规律得到了尊重和遵循;“而我乐□□”则表明诗人在此情境中找到了内心的愉悦和平静,或许“乐”后应接的是“其中”,即在这份和谐与自然之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在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中的心灵寄托。
字画端重无倾攲,文辞简古有刺讥。
高堂一见为却立,知是浯水中兴碑。
当时长安望浯水,相去不知几千里。
斯文自合上送官,如何镵向千岩底。
二公用意深复深,知我罪我俱无心。
不向一时求赏音,亿代宝之如璆琳。
孽臣之事置莫说,尚喜蚕头未讹缺。
纷纷理乱堕空虚,千古断崖悬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