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竹 溪 一 首 宋 /刘 克 庄 藏 山 覆 瓿 两 相 痴 ,辛 苦 才 供 世 俗 嗤 。壮 不 如 人 徒 自 悔 ,老 能 学 易 未 过 时 。懒 犹 堪 草 归 田 赋 ,钝 岂 能 吟 对 御 诗 。惟 有 聃 书 宜 北 面 ,存 元 守 黑 畏 人 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面(běi miàn)的意思:指方向向北,也可用来形容位置相对较高或地位相对较尊贵。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对御(duì yù)的意思:对抗统治、反抗御敌
覆瓿(fù bù)的意思:覆瓿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覆盖在瓿上。瓿是一种用来盛放粮食或其他物品的容器,覆瓿表示将瓿完全覆盖起来。
归田(guī tián)的意思:指离开尘世归隐田园,追求宁静的生活。
过时(guò shí)的意思:指某个事物、观念或技术已经不再适用或不再流行。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人徒(rén tú)的意思:人徒指人群拥挤,行动困难。
世俗(shì sú)的意思:指世间的俗气、庸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守黑(shǒu hēi)的意思:指守住黑暗、不见光明,比喻固守陈旧观念、不进取。
田赋(tián fù)的意思:指农民交纳给国家的田地税赋。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 注释
- 藏山:深藏于山中。
覆瓿:覆盖瓦罐,比喻隐藏。
痴:极度热爱或沉迷。
嗤:嘲笑。
壮不如人:身体强壮却不如他人。
徒自悔:白白地感到后悔。
易:《易经》,古代哲学经典。
过时:不合时宜。
懒犹堪:即使懒散也还能。
草归田赋:写田园诗。
御诗:皇帝的诗。
聃书:老子的书,指《道德经》。
北面:古代君臣相见,臣子面向北,表示尊敬。
存元守黑:保持本真,坚守内心。
畏人知:害怕别人知道。
- 翻译
- 深山藏书两人都痴迷,辛劳创作却被世人嘲笑。
年轻力壮不如人只能懊悔,年老学习易经还不算晚。
懒散依旧能写田园诗,愚钝怎能吟诵皇家诗篇。
只有老子的书适合我研读,保持本真守黑道,怕被人知晓。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人物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次韵竹溪一首》。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自我反思的情感。
"藏山覆瓿两相痴,辛苦才供世俗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的批判态度,"藏山覆瓿"象征着隐逸之士对世事的疏离,"两相痴"则是说这种隔绝和疏远已经成为一种痴迷。而接下来的"辛苦才供世俗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辛勤劳作所得仅能博取世人一笑的无奈。
"壮不如人徒自悔,老能学易未过时。"
这里诗人反思自己的青春没有达到他人的水平,只能自我叹息。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学习到更为简单的事情,但时间已经过去,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流逝和个人成就不足的哀愁。
"懒犹堪草归田赋,钝岂能吟对御诗。"
这两句则是说诗人虽然懒散,但也愿意像古代隐逸之士那样归隐田园,写下田园生活的诗篇。而后面的"钝岂能吟对御诗",则表达了即便自己才能平庸,也希望能够有机会面对君主吟诵自己的诗歌。
"惟有聃书宜北面,存元守黑畏人知。"
最后两句则是说诗人唯一的乐趣是阅读古代圣贤之书《春秋》,而且应当面朝北方,这在古代有尊重、恭敬的意味。而"存元守黑畏人知",则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对于外界观察自己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与社会批判,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而又不得志的情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保安江师送米
不见道人久,天涯岁云除。
朝来食指动,忽接送米书。
念师折脚铛,五合未省馀。
虽无覆餗祸,尚有乞食逋。
云何怜孤客,日受饥火驱。
未曾贷监河,矧肯索胡奴。
谁言斗升意,矫矫超万夫。
嗟予事笔耕,轻弃南亩锄。
慁烦方外客,此计良已疏。
何时事粗了,归葺五亩居。
生涯寄绵竹,岂即非良图。
不为泉壤蚓,愿学江湖鱼。
寄题分绣阁
新阁何隆隆,经营自兹岁。
其前山送青,其下竹交翠。
景物日夕佳,登临春秋异。
治中公事暇,领客共留憩。
四座欢相酬,寿主珍重意。
向来蓬瀛上,视此毋乃愧。
主称客意好,是事幸且置。
拄颊饱看山,朝来殊爽致。
奉酬令德寄示长句
闲官屋舍如幽栖,寒苦馀业偿盐齑。
忽闻鹊声作破竹,尺书入手谁所赍。
交游胜绝似公少,矫矫鸾凤依蒿藜。
青冥侧足在咫尺,谁使狡狯捐其梯。
秋风溪上共樽酒,摆落羁束忘畛畦。
红裳起舞意未足,缺月衔岭星河低。
只今跌宕走尘土,清梦往复无山溪。
新诗惊怪烂盈幅,笔力拗怒蟠虹霓。
遥知槃礴小窗底,得丧已著一理齐。
此生同困造物戏,未觉与世谁云泥。
虽无绝唱追白雪,赖有妙契如灵犀。
一笑从公岂无日,挽袖相属空玻璃。
不须俗物败真赏,但觅佳处同攀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