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亭树:亭子周边的树木。
霜霰:霜和霰,指冰晶和雪珠,这里形容树木上覆盖着冰雪。
野塘:野外的池塘。
凫鸟:凫,一种水鸟,这里泛指多种水禽。
蕙兰:蕙草和兰花,比喻高洁的品德或美好的人。
不可折:不能采摘,比喻不可轻易伤害或使用。
楚老:楚地的老者,也可引申为有楚地文化背景的老人。
徒悲歌:只能白白地悲伤歌唱,表达了无奈与哀愁。
- 翻译
- 亭子周围的树上挂满了霜雪,野外的池塘中有很多野鸭鸟儿。
蕙草和兰花不能随意去采摘,楚地的老者只能空自悲叹吟唱。
-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奈。首先,“亭树霜霰满”中的“霜霰”,即是指初冬时节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温度骤降,使得地面上的水分凝结成薄冰,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萧瑟。紧接着,“野塘凫鸟多”则描绘出一幅秋季田野中的景象,凫鸟是指在湿地或稻田中觅食的小鸟,它们的存在增添了秋日的生机。
然而,从“蕙兰不可折”开始,诗意转向沉郁。蕙兰是一种香气浓郁而不易采撷的花卉,在这里象征着高洁和难以触及的事物。而“楚老徒悲歌”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无法实现的理想或追求,只能发出无尽的叹息和哀伤之声。这里的“楚老”可能是指古代楚国的隐者,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秋天萧瑟的景色和对高洁难求事物的无奈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悲凉,是一首抒情性质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浦 会波村,在松江城北三十里。其西九山
水兼九山南过村外,以入于海。
而沟塍畎浍,隐翳竹树间。
春时桃花盛开,难犬之声相闻,殊有武陵风概,隐者停云子居焉。
一舟曰水光山色,时放乎中流,或投竿,或弹琴,或呼酒独酌,或哦咏陶谢韦柳诗,殆将与功名相忘,尝坐余舟中茗供,襟抱清旷,不觉度成此曲。
主人即谱入中吕调,命洞箫吹之,与童子权歌相答,极鸥波缥缈之思云如此好溪山,羡云屏九叠,波影涵素。
暖翠隔红尘,空明里,着我扁舟容与。
高歌鼓*,鸥边长是寻盟去。
头白江南,看不了,何况几番风雨。
画图依约天开,荡清晖,别有越中真趣。
孤啸拓蓬窗、幽情远,都在酒瓢茶具。
水*摇,晚月明,一笛潮生浦。
欲问渔郎无恙否。
四首武陵何许
《南浦 会波村,在松江城北三十里。其西九山》【元·陶宗仪】水兼九山南过村外,以入于海。而沟塍畎浍,隐翳竹树间。春时桃花盛开,难犬之声相闻,殊有武陵风概,隐者停云子居焉。一舟曰水光山色,时放乎中流,或投竿,或弹琴,或呼酒独酌,或哦咏陶谢韦柳诗,殆将与功名相忘,尝坐余舟中茗供,襟抱清旷,不觉度成此曲。主人即谱入中吕调,命洞箫吹之,与童子权歌相答,极鸥波缥缈之思云如此好溪山,羡云屏九叠,波影涵素。暖翠隔红尘,空明里,着我扁舟容与。高歌鼓*,鸥边长是寻盟去。头白江南,看不了,何况几番风雨。画图依约天开,荡清晖,别有越中真趣。孤啸拓蓬窗、幽情远,都在酒瓢茶具。水*摇,晚月明,一笛潮生浦。欲问渔郎无恙否。四首武陵何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67c6965cb5fb8948.html
露华 赋碧桃,用南湖韵
武陵夜寂。
记露影璇空,一笑曾识。
素脸晕铅,巧把黛螺轻幂。
莫是歌渡烟江,浣却旧家颜色。
还又讶,深宫绀袖,唾花犹湿。
问他阿母消息。
甚落莫梨云,青鸟难觅。
不比锦红轻薄,容易狼籍。
嫩绿护出溪头,谁顾采香仙客。
春晚也,频温玉笙是得。
念奴娇 九日有感,次友人韵
黄花白发,又匆匆佳节,感今怀昔。
雨覆云翻无限态,故国寒烟榛棘。
杜老飘零,沈郎瘦损,此意天应识。
划然长啸,不知身是孤客。
呼酒漫*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
眼底平生空四海,倦拂红尘风*。
戏马台荒,龙山人老,往事休追惜。
山林无恙,也须容我高屐。
月下笛 赋落梅 以上景印元人十种诗本人南村
东阁诗悭,西湖梦残,好音难托。
香消玉削。
早孤标顿非昨。
阿谁底事频横笛,不道是、江南摇落。
向空阶闲砌,天寒日暮,病鹤轻啄。
情薄。
东风恶。
试快觅飞琼,共翔寥廓。
冰魂漠漠,谩怜金谷离索。
有时巧缀双蛾绿,天做就、宫妆绰约。
待一点脆圆成,须信和羹问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