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魄.春晓》
《月魄.春晓》全文
清 / 丁澎   形式: 词

露掩枕屏香翠。寒透合欢双被。

小窗初日帘钩,梦逐东风,惯惹梨花醉。

沉沉春睡足,几度抬头慵起。起来冻坐拔炉灰

好鸟枝头,频唤梳头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沉沉(chén chén)的意思:非常沉重、深沉

初日(chū rì)的意思:初日指的是一年的开始或第一天。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合欢(hé huān)的意思:指亲密的夫妻、恋人分别后的重逢,也用来形容亲密无间的友谊。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帘钩(lián gōu)的意思:指借助帘子上的钩子,暗中窥探他人隐私或偷窥他人秘密。

炉灰(lú huī)的意思:指炉灶上的灰烬,比喻已经熄灭或没有用处的东西。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梳头(shū tóu)的意思:指整理头发,也比喻整顿、整理事物。

抬头(tái tóu)的意思:抬头指抬起头来,通常表示挺起胸膛,昂首挺立的姿态。

香翠(xiāng cuì)的意思:形容花草树木繁盛茂美。

小窗(xiǎo chuāng)的意思:指窄小的视野或有限的见识。

枕屏(zhěn píng)的意思:指睡觉时枕在头下的枕头,比喻依靠、托庇。

枝头(zhī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最高点或最前沿的位置。

鉴赏

这首清代丁澎的《月魄·春晓》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闺中情景。首句“露掩枕屏香翠”,以露珠轻覆枕头和屏风,暗示了夜晚的温馨与香气四溢。接着,“寒透合欢双被”写出了被子虽暖,但春寒料峭,透出一丝凉意。窗外,“小窗初日晃帘钩”,晨光透过窗帘,映照在帘钩上,透露出淡淡的光影。

诗人通过“梦逐东风,惯惹梨花醉”描绘主人公在梦中随春风飘荡,仿佛沉醉于梨花盛开的美景。春眠不觉晓,当主人公终于醒来,“沉沉春睡足”,却发现已是多次抬头,懒洋洋地不愿起身。然而,“起来冻坐拔炉灰”,起身后的寒冷让她不得不拔动炉火,取暖。

最后两句“好鸟枝头,频唤梳头未”,以鸟儿欢快的鸣叫唤起主人公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她慵懒地回应着,还未完全清醒,连梳头的动作都显得迟缓。整首诗细腻地刻画了春晓时分女子的慵懒与惬意,以及春天的气息和氛围。

作者介绍

丁澎
朝代:清

丁澎(1622~1686)字飞涛,号药园,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初著名回族诗人。其祖父丁鹤年是明朝(1368~1644)著名诗人。与同乡吴百朋、陆圻、紫绍炳、陈廷会、孙治、沈谦、毛先舒、虞黄吴、张纲孙合称为“西岸十子”、“西泠十子”。
猜你喜欢

送刘仲修

名都郁佳丽,公室赫弘敞。

缤缤集时彦,衮衮归世网。

若人固忠勤,受命逾震荡。

藩国简车徒,边亭巡境壤。

道涂邈以夐,山川修且广。

月宵抱影息,霜晨流念往。

仰看零露团,俯听悲风响。

景物劳梦思,驱驰罢心赏。

去水无回波,长涂有徂鞅。

临分恨莫留,搔首独长想。

(0)

周铁星

周铁星,国上卿。谈申韩,为法经。钉箠杖,为国刑。

千仓万库内外盈,十有三赋争科名。

周铁星,鞭算箕敛无时停。开血河,筑血城。

血战舰,血军营。刮民膏,嗍民髓,六郡赤骨填刍灵。

齐云倚天一日倾,铁星亡国法当烹。

尚将六郡金谷数,丐死万一充虞衡。呜呼周铁星!

十抽一椎百万钉,誓刳尔髅作溺罂。

铁星碎,地启瞆,天开顭。

(0)

破山涧上听水

破山龙去雨初歇,坐听飞泉溅石冈。

万壑风雷喧地轴,九秋云露泻天潢。

好从细草陈瑶席,更趁飞花送羽觞。

饮犊上流奔轶者,何年来此结茅堂。

(0)

竹枝词·其四

春愁如雪不能消,又见清明卖柳条。

伤心玉照堂前月,空照钱唐夜夜潮。

(0)

水调歌头.戏为人题醉钟馗

天醉久难醒,得酒即为仙。

先生今且休矣,独醒亦徒然。

试问终南径畔,奚似毕家垆侧,白眼谢人閒。

地席更天幕,抱瓮此酣眠。照榴红,对蒲绿,任流连。

竟抛长剑,修罗波谲满尘寰。

却怪不闻不见,但自垂头袖手,好梦可能圆。

何日堕驴客,惊觉老陈抟。

(0)

天宝宫词十二首寓感·其十一

新制《霓裳》按舞腰,笑他飞燕怕风飘。

玉蚕倒卧蟠条脱,金凤斜飞上步摇。

云母屏开齐奏乐,沉香火底并吹箫。

只因野鹿衔花去,从此君王罢早朝。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