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临 川 道 中 寄 汪 守 宋 /李 处 权 渐 远 闽 中 地 更 平 ,土 风 疏 爽 语 言 轻 。山 浓 不 减 嵩 高 翠 ,溪 涨 浑 如 洛 浦 声 。忽 见 槐 花 思 举 子 ,欲 求 萤 火 遗 书 生 。使 君 元 是 丈 人 行 ,回 首 铃 斋 空 复 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减(bù jiǎn)的意思:不减表示数量或程度没有减少,保持不变。
风疏(fēng shū)的意思:风吹散了,稀疏。
槐花(huái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短暂如槐花一样,转瞬即逝。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浑如(hún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举子(jǔ zǐ)的意思:指选拔人才或推荐有才能的人担任重要职务。
铃斋(líng zhāi)的意思:指清静的居所,比喻清净的心灵和修养。
洛浦(luò pǔ)的意思:洛浦是一个古代地名,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环境非常美丽、宜人。
闽中(mǐn zhōng)的意思:闽中是指福建省中部地区。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疏爽(shū shu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直爽、豪爽。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嵩高(sōng gāo)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也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土风(tǔ fē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追求的东西过于平庸、庸俗,缺乏高尚品质。
萤火(yíng huǒ)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欲求(yù qiú)的意思:渴望追求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需求
语言(yǔ yán)的意思:形容说话无聊、无意义。
丈人(zhàng rén)的意思:指妻子的父亲,也可以泛指丈夫的父亲。
中地(zhōng dì)的意思:指在一个地方,处于中间地位或者中心位置。
丈人行(zhàng rén xíng)的意思:指儿子娶媳妇后,丈人与媳妇的关系和睦,相处融洽。
- 注释
- 渐远:距离拉大。
闽中:福建省中部地区。
地更平:地形更加平坦。
土风:地方风俗。
疏爽:清新爽朗。
语言轻:言语轻快。
嵩高:指嵩山,位于河南省。
翠:翠绿。
溪涨:溪水上涨。
浑如:犹如。
洛浦:洛水之滨。
槐花:春天开花的一种树木,象征学子。
思举子:怀念赶考的人。
萤火:古代用来照明的萤火虫。
遗书生:留给读书人。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丈人行:尊贵的长者行列。
铃斋:古代官员的住所,有铃声提示公务。
空复情:只剩下空荡的情感。
- 翻译
- 离闽中越来越远,地面更加平坦开阔,当地的风俗淳朴,言语轻快。
山色浓郁不亚于嵩山的翠绿,溪水上涨,声音如同洛水般潺潺。
忽然看到槐花,想起赶考的学子,想寻找萤火虫为读书人照明。
这里的长官原本也是德高望重之人,但回首铃斋,只剩空荡的情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行走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开篇“渐远闽中地更平”,诗人通过对山川地理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离闽地愈发远去的地理变化,给人以开阔之感。“土风疏爽语言轻”,则是对当地民俗和语言习惯的一种赞美,表达了一种轻松自然的情怀。
接着,“山浓不减嵩高翠”一句,通过对比著名的嵩山,强调了眼前山色的浓郁而不减,这里的“嵩”字点明了山色之美,并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溪涨浑如洛浦声”,则是借助洛河之声来形容溪水的流淌,既映衬出水声之美,也让读者联想到历史上的名川洛河。
“忽见槐花思举子”一句,诗人在旅途中偶遇槐花,不禁想起古代贤才举子之事,这里流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感。接着,“欲求萤火遗书生”,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希望能像萤火一样,即使微小也能发光传承文化。
最后,“使君元是丈人行”一句,通过称呼“使君”来表明对方的地位或身份,同时点出使君过去的作为,是一种敬仰之情。结尾的“回首铃斋空复情”,则是在提到铃斋(可能指某个地点或者事件)时所产生的情感交织,表达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观的描绘、文化知识的追求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首集多方面内容于一体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六青墩夏咏,和陈其年江村韵
积翠攒青,偏杰出、小山乔木。
清影下、婆娑午梦,黄粱新熟。
花酿蜡房蜂炼蜜,雪堆竹箔蚕登簇。
羡满林、无数蜕龙孙,千竿竹。窥影鹭,翘溪足。
噪檐鹊,巢丛绿。听鸟啼未已,蛩吟方续。
钓槛收缗斜柳骨,微光趁月摊书读。
涨一篙、绿水泛轻航,波纹縠。
玉漏迟.旧院有十二娘戏作此解贻之
信风吹已半,三三径里,盼花重转。
馆认琅玕,闲把玉箫双按。
修到扬州月样,又添了、十分清艳。钗凤软。
珠帘卷尽,画阑敲遍。
别后素手调筝,想暗减朱弦,一丝幽怨。
镇日相思,三笑四愁频换。
鳞素空烦六六,怕人去、红楼春倦。凝望眼。
巫山断云飞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