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媵为嫁女,饰椟为卖珠。
女弃珠亦投,我贱彼反须。
鲍鱼(bào yú)的意思:指珍贵的鱼,也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物品。
鼎湖(dǐng hú)的意思:指地位崇高、声望显赫。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怪迂(guài yū)的意思:指言行古怪、思维奇异、偏离常规的人或事物。
贱儒(jiàn rú)的意思:指那些品德低劣、学识浅薄的儒家学者。
胪传(lú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或谣言传播得非常迅速,广泛流传。
卖珠(mài zhū)的意思:指以次充好,以次充贵,将质量较差的珠宝冒充好的珠宝出售。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神怪(shén guài)的意思:指神秘莫测、难以理解的事物或人物。
笙竽(shēng yú)的意思:形容音乐不协调,不和谐。
谈端(tán duān)的意思:指言谈的临界点,即言辞的尽头或言辞的底线。
王侯(wáng hóu)的意思:指王公贵族,也用来形容权势显赫的人。
巫蛊(wū gǔ)的意思:指用巫术或蛊惑来陷害他人。
燕齐(yàn qí)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相邻或接壤的情况。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拥彗(yōng huì)的意思:形容人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鱼腥(yú xīng)的意思:形容事情或言行带有不好的影响或嫌疑。
榛莽(zhēn mǎng)的意思:指草木丛生、茂盛的样子,形容景物繁茂或事物繁杂。
争先(zhēng xiān)的意思:指力争领先或争取先机。
邹生(zōu shēng)的意思:指人物形象或文章的形容词,形容威严庄重,举止端正。
这首诗名为《咏史二十四首(其十六)》,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诗中以“饰媵为嫁女,饰椟为卖珠”开篇,运用比喻手法,揭示了社会上为了追求名利而牺牲道德的现象。接着,“女弃珠亦投,我贱彼反须”进一步阐述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强调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评价之间的矛盾。
随后,诗人引用邹衍的故事,说明古代仁义之道与神怪之说并存,但王侯贵族却对此感到震惊,并争相趋附。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观念的忽视和对奇异现象的盲目崇拜。紧接着,诗人批判了传统道德的衰败,指出古道被荒芜,淫词滥调充斥,使得燕齐之地的士人也变得言辞怪异,失去了正直的言论。
最后,“鲍鱼腥沙丘,巫蛊乱鼎湖”形象地描绘了社会风气的败坏,道德沦丧如同鲍鱼腐臭,巫术邪说泛滥如鼎湖之水。诗人感慨于“一言失”,即一个错误的言论,导致了“胪传多贱儒”,即许多原本应受尊敬的学者被贬低为低俗之徒。整首诗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道德滑坡、文化风气败坏的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道德重建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