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仞(bǎi rèn)的意思:形容山势陡峭、高耸入云。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白杨(bá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形象或事物的特征与白杨树相似,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特点鲜明、突出。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对语(duì yǔ)的意思:对语指的是两个相互呼应的词语或语句。它们在意义上相互对应,形成一种对仗的结构。
二龙(èr lóng)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或事物相互竞争,争夺同一个目标。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恍若(huǎng r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看起来像,仿佛是另一种状态或形态。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人影(rén yǐng)的意思:人的身影或形象
巍然(wēi rán)的意思:形容高大、威严的样子。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相并(xiāng bì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或物相互结合或合并在一起。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阳明(yá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的阳光。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机智。
玉山(yù shān)的意思:指非常高大、雄伟的山峰。
足底(zú dǐ)的意思:指脚底,也可指全身。
作风(zuò f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团体在工作、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曾懿的《九日登楼望迎江寺塔》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首句“斜阳明灭鸦对语”,通过夕阳的忽明忽暗和乌鸦的对话声,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白杨萧萧作风雨”以白杨树在风中摇曳,仿佛带来风雨的气息,进一步强化了秋意。
“孤城寒甃大江声”一句,孤城与寒冷的城墙呼应,大江的涛声则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诗人笔下的“一塔巍然涌过城”,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塔楼的挺拔,仿佛它从江面升起,穿过了城市。
“二龙山高高百仞,恍若玉山遥相并”两句,将视线转向远方,二龙山的峻峭与塔楼相映成趣,犹如玉山并立,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最后,“人影微茫落半空,足底白云送清磬”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身影在空中若隐若现,脚下白云缭绕,伴随着寺庙的钟声,营造出超脱尘世的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登楼所见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避暑椒山呈潘师清
凉风生层峦,炎日遮叠嶂。
我来兹地游,心焉乐清旷。
为吏即华颠,愧临士民上。
老丑畏近人,筋骸非少壮。
知止远卑辱,奚敢谓高尚。
龊龊方自持,良心未容放。
促柱有繁音,庞聒无清唱。
却暑御絺绤,自修终弭谤。
居闲无适莫,且免萦重恙。
俯仰心不惭,无言亦疏畅。
送吴中复镇长沙
初登西汉文章府,便领吴王第一州。
绕郭白云衡岳近,满帆明月洞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