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策从谁去,持杯与愿违。
《二月二十八日雪晴步上西山亭示天用兄弟二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二十八日雪后晴朗之日,诗人漫步西山亭的情景。首句“晴色牵人出”,以“牵”字生动地表现了晴朗天气对人的吸引力,仿佛晴空中的色彩在召唤着人们走出户外。接着,“春风恼不归”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恼”字,既表达了春风的和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春风虽好,却难以留住他归心似箭的步伐。
“鸟争呼永日,花各醉斜晖”两句,通过鸟儿的欢鸣和花朵在夕阳下的醉态,营造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慨。鸟儿的欢叫似乎在庆祝这美好的一天,而花朵则在夕阳的余晖中尽情绽放,仿佛每一朵花都在享受着生命的最后辉煌。
“杖策从谁去,持杯与愿违”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美好景色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想要与朋友一同分享这份喜悦,但又因某种原因无法实现,心中的遗憾与失落溢于言表。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一句“兵戈愁外满,人物眼中稀”点明了诗人的忧虑与感慨。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不仅为个人的不得志而愁,更为国家的动荡不安、人民的流离失所而忧心忡忡。这句话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背景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美景,同时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的现实关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