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度笋舆奇石下,刚携绣管为僧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过马(guò mǎ)的意思:指在马背上跨越过去,比喻克服困难,成功度过难关。
空翠(kō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水景色清新秀丽。
马披(mǎ pī)的意思:形容人的衣服破烂不堪。
深浑(shēn hún)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浑厚,有力量。
笋舆(sǔn y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或事物,比喻年轻人才蓬勃发展,充满朝气。
土墙(tǔ qiáng)的意思:指农村中用土砌成的围墙,比喻思想境界低下,见识浅薄。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一面(yī miàn)的意思:表示两个或多个相对的事物或观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或发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寺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云雾缭绕、藤萝垂挂、烟雾淡薄、竹林修长、山色空蒙、寺内饭香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联“云深浑不记东西,往往垂萝手欲提”开篇即展现出云雾弥漫、难以辨识方向的景象,同时通过“垂萝”这一细节,勾勒出山中藤蔓繁茂的自然风貌,仿佛伸手可及,引人入胜。
颔联“一面好山烟垄淡,几家修竹土墙低”进一步描绘了山峦与竹林的和谐共生,山色在烟雾中显得淡雅,竹林则高耸入云,土墙低矮,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富有层次的画面。
颈联“林间过马披空翠,寺里留人饭白齑”则转而聚焦于动与静的对比,马儿穿行于翠绿的林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由;而寺内留人共食白齑,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与僧侣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及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尾联“七度笋舆奇石下,刚携绣管为僧题”以“七度笋舆”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漫长,而“奇石下”则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独特与神秘。最后,诗人“携绣管为僧题”,既是对僧侣生活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美景的颂扬,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