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游台雁》
《僧游台雁》全文
宋 / 释智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音旨双消不可闻,捲衣南去与谁论。

龙湫水涩石桥滑,得路应敲尊者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yóutáiyàn
sòng / shìzhì

yīnzhǐshuāngxiāowénjuànnánshuílùn

lóngqiūshuǐshíqiáohuáyìngqiāozūnzhěm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得路(de lù)的意思:获得成功或取得进展,找到正确的方法或方向。

龙湫(lóng qiū)的意思:指人的才华出众,有出类拔萃之意。

湫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音旨(yīn zhǐ)的意思:

(1).言辞旨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 唐 崔颢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诗:“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
(2).犹音信。 唐 王昌龄 《巴陵别刘处士》诗:“ 湘 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宋 梅尧臣 《朔风寄永叔》诗:“所思在南国,遐路阔音旨。”

尊者(zūn zhě)的意思:指受人尊敬的人,具有威望和权威的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僧游台雁》,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智愚。诗中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游历的情景。"音旨双消不可闻"暗示了环境的寂静,可能意味着僧人身处偏远之地,连声音都难以传达。"捲衣南去与谁论"表达了僧人的孤独,他卷起衣裳向南方走去,似乎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接下来两句"龙湫水涩石桥滑"描绘了行走的艰难,龙湫之水滞涩,石桥湿滑,暗示旅途的艰辛。然而,即使如此,僧人仍保持着前行的决心,"得路应敲尊者门",表示他期待在某个尊者那里找到指引或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僧人的独行经历,展现了僧人的孤寂与坚韧,以及对佛法智慧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智愚
朝代:宋   号:虚堂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生辰:1185年—1269年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吕居仁力疾作诗送行次其韵

雪屋风窗逼岁穷,一杯情话与谁同。

向人寡偶无如我,抵老相知独有公。

文字欲求千古事,簿书还费二年功。

新诗已佩临分语,况复哦诗是病中。

(0)

疏山一览亭

青云梯尽得朱栏,不但令人六月寒。

无限江南好山水,庵摩勒果掌中看。

(0)

家酿酒乡四首·其三

醉乡即是无何有,欢伯相招归去休。

全以个中为境界,更于底处觅温柔。

(0)

食酥二首·其一

贡包分自浙西东,函谷金城在眼中。

泛酒煎茶俱惬当,满前腊雪化春风。

(0)

九日二首·其二

儋耳重阳菊满头,恰如佳月即中秋。

归来唱著中原句,却道黄花蝶也愁。

(0)

静夜无云惟自照,凤凰飞入合欢宫。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