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游台雁》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僧 游 台 雁 宋 /释 智 愚 音 旨 双 消 不 可 闻 ,卷 衣 南 去 与 谁 论 。龙 湫 水 涩 石 桥 滑 ,得 路 应 敲 尊 者 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得路(de lù)的意思:获得成功或取得进展,找到正确的方法或方向。
龙湫(lóng qiū)的意思:指人的才华出众,有出类拔萃之意。
湫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音旨(yīn zhǐ)的意思:
(1).言辞旨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 唐 崔颢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诗:“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
(2).犹音信。 唐 王昌龄 《巴陵别刘处士》诗:“ 湘 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宋 梅尧臣 《朔风寄永叔》诗:“所思在南国,遐路阔音旨。”尊者(zūn zhě)的意思:指受人尊敬的人,具有威望和权威的人。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僧游台雁》,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智愚。诗中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游历的情景。"音旨双消不可闻"暗示了环境的寂静,可能意味着僧人身处偏远之地,连声音都难以传达。"捲衣南去与谁论"表达了僧人的孤独,他卷起衣裳向南方走去,似乎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
接下来两句"龙湫水涩石桥滑"描绘了行走的艰难,龙湫之水滞涩,石桥湿滑,暗示旅途的艰辛。然而,即使如此,僧人仍保持着前行的决心,"得路应敲尊者门",表示他期待在某个尊者那里找到指引或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僧人的独行经历,展现了僧人的孤寂与坚韧,以及对佛法智慧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