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诸道友以法爱故常至包山以偈却之》
《诸道友以法爱故常至包山以偈却之》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老僧多病厌将迎,且卜西山隐姓名

若是吾家真道友,隔湖相见分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将迎(jiàng yíng)的意思:即将迎接或面对。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若是(ruò shì)的意思:如果是,假如,如果

山隐(shān yǐn)的意思:山隐是指山体被云雾等自然现象所遮掩,不露出来。比喻隐藏、不显露或不外露。

吾家(wú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真道(zhēn dào)的意思:真实的道理或真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僧侣的生活态度与内心世界。他因身体多病而厌倦了世俗的应酬,选择隐居于西山,远离尘嚣,遁入自然,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老僧多病厌将迎”,开篇即点明了僧人的身份和现状——年事已高,身体多病,对世间的交际应酬感到厌倦。这不仅是对个人身体状况的描述,也暗含着对世间繁华与烦恼的反思。

“且卜西山隐姓名”,接着描述了僧人选择隐居西山,远离人群,不再显露自己的身份。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更是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若是吾家真道友,隔湖相见最分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真正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即使相隔湖水,也能在心灵深处感受到彼此的共鸣。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更是对精神契合的向往,强调了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与理解比物质上的接近更为重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同时也传递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与向往。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同胡子忠重游燕子矶闻我兵复朝鲜

宝阁重登酒半阑,相逢春色映层澜。

飞矶岂学衔泥燕,近水常留折苇滩。

日送花阴侵座入,夜耽棋局把杯弹。

东征忽报师全捷,赌墅风流忆谢安。

(0)

同赵汝存宿大关山洞借食僧家

簇锦传灯照眼明,兴来披豁总关情。

观风转向云岩下,得侣何妨鸟道行。

辟谷山中容我住,采芝方外有僧迎。

逢人说尽金银气,谁向空门问此生。

(0)

送子仪还里

折柳送君时,衔杯动客思。

青春堪作侣,好景且留诗。

陇月千山隔,乡心一雁知。

高堂问消息,休道鬓如丝。

(0)

答真空上人·其一

佛氏生憎五蕴山,须弥原只在人间。

我今出世君知否,九万扶摇一日还。

(0)

寿谢惕斋先生六十

子綦隐郭南,嘘嘘向天云。

先生隐郭北,兀兀穷朝暾。

南北岂有择,今古焉足论。

先生孕元气,妙契无始门。

艮背不见己,励志故绝人。

即今六旬周,履此初度辰。

乾坤一气运,旁薄大无垠。

大挠何劈划,坐使干支分。

一元十二会,运世如次鳞。

辟如一岁内,无夏亦无春。

辟如一日内,无丑亦无寅。

始终而终始,阖辟而浑沦。

此言如不信,请问庖牺君。

(0)

叶顺德报政

我本樗散人,挂官罗浮居。

著书岂为愁,屡空常荷锄。

明公来吴徼,政美锦不如。

惠我数书札,字字皆明珠。

结交有神合,一见言相于。

校雠非马队,避人类逃虚。

本无白雪音,和者众千馀。

弦歌日盈耳,有酒时招呼。

君行报天子,吾当归樵渔。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