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晦日同诸子大雨游三髻山鼓御风之章·其三》
《七月晦日同诸子大雨游三髻山鼓御风之章·其三》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下层崖万仞悬,耳边危石一藤牵。

白云冉冉无地宿雨濛濛只有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边危(biān wēi)的意思:指处于危险境地或边缘状态。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危石(wēi shí)的意思:指危险的事物或状况。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下层(xià céng)的意思:指社会地位低下、贫困的人群或阶层。

雨濛(yǔ méng)的意思:雨雾交融,形容雨天模糊不清。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足下(zú xià)的意思:指脚下,表示位置或地位低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三髻山游览时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足下层崖万仞悬”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崖的高度与险峻,仿佛脚下的大地都被层层叠叠的悬崖峭壁所包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耳边危石一藤牵”则通过听觉和触觉的结合,描绘了山间藤蔓与岩石交错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力量。

“白云冉冉如无地”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飘渺的白云比作无处不在,形象地表现了云雾缭绕、山色空蒙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宿雨濛濛只有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通过描述连绵不断的细雨,使得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朦胧之中,天空成为唯一的清晰存在,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三髻山独特的地理风貌,也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明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土门晚泊

归袂飘飘举,轻帆冉冉来。

幽花封岸觜,白日照沙堆。

旷志酬千古,虚怀贮一杯。

平生双短鬓,何处洗尘埃。

(0)

屠秋官席上再叠

饭颗山前亦偶逢,短篇那更用先容。

烛花也解含春意,樽酒何妨及暮钟。

孤艇旧回三塔寺,一筇曾柱九龙峰。

青天乌帽吴门路,云水如今兴转浓。

(0)

将往苍梧三首·其一

利前害后两相咻,世计催人可自由。

倚棹长江看暑月,野夫乘兴欲西游。

(0)

阅都台檄催赴省试四首·其三

官衙严切不官书,不置山林一散樗。

儗赭青袍寻钓艇,那驱老脚又方舆。

卑微易拾圯桥履,艰阻难移节孝车。

天北天南他夜梦,相看子母欲何如。

(0)

汲江子二首·其一

冉冉汲江子,江流几许深。

亦知泥滓浅,不得到波心。

(0)

羚羊峡

步步移舟步步新,东风催棹莫频频。

临江揖岫如迎我,过涘巅崖欲压人。

艰阻亦疑天设险,雄争颇觉地相嗔。

何谁貌得行边景,却为羚羊峡写真。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