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遇 贞 师 归 四 明 山 宋 /释 智 圆 吟 馀 江 上 别 ,一 锡 寄 扁 舟 。远 度 浮 残 照 ,千 峰 指 旧 游 。疏 钟 沈 杳 霭 ,群 木 落 高 秋 。莫 负 重 来 约 ,禅 心 本 自 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残照(cán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后,余辉照耀天空的景象。比喻人离去后,留下的影响还在。
禅心(chán xī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思维清晰,能够保持冷静和专注的状态。
负重(fù zhòng)的意思:承担重大责任或负荷。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旧游(jiù yóu)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游伴。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杳霭(yǎo ǎi)的意思:形容天空或远方的景色模糊、朦胧。
远度(yuǎn dù)的意思:远离,远行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送遇贞师归四明山》,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遇贞师在江边分别的情景。首句“吟馀江上别”,描绘了诗人吟咏完毕后与遇贞师在江边道别的画面,充满了离别的诗意。次句“一锡寄扁舟”,以一杖锡和一叶扁舟,形象地展现了遇贞师乘舟远行的画面,暗示了他的僧人身份和旅程的孤寂。
第三句“远度浮残照”,写出了夕阳西下,遇贞师的身影在余晖中渐行渐远,画面感强烈。第四句“千峰指旧游”,则回忆起他们曾经共同游历过的山水,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
第五句“疏钟沈杳霭”,通过远处寺庙传来的稀疏钟声,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暗示了遇贞师即将进入的山林世界。最后一句“群木落高秋”,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特征,落叶纷飞的深秋景象,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变迁。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传达出禅宗崇尚自然、自由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