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一五九》
《诗偈·其一五九》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尘六门前唤,无情呼不入。

二彼总空空自然唇不湿。

从此因缘,葛五随缘出。

惟有空寂舍,圆八同金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空空(kōng kōng)的意思:形容空无一物,没有任何东西。

空寂(kōng jì)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空荡无人的状态。

随缘(suí yuán)的意思:顺从自然的安排,不强求,顺其自然。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翻译
在尘世的六扇门前呼唤,无情感的呼唤无人回应。
两人都空无一物,自然口中不会沾染湿润。
从此断绝了缘分,葛五随顺缘分散去。
只剩下空寂的住所,圆八和金七一同归于寂静。
注释
尘六门:尘世的六扇门,可能指世俗的门槛或入口。
无情:这里指没有感情的呼唤。
空空:形容空无一物的状态。
葛五:可能是人名,也可能象征某种角色。
圆八:可能是一种象征或者编号,与下文的'金七'一起构成神秘的意象。
金七:同样可能是一种象征或者编号,与上文的'圆八'相呼应。
鉴赏

这首诗歌咏的是禅宗公案,通过对尘世的超脱与佛法修持的坚定,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学的理解和悟入。

“尘六门前唤,无情呼不入。”此句表达了对尘世间各种诱惑的排斥,这里的“六门”指的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躯和意念,都是感官与外界接触的通道,而“无情呼不入”则是说这些世界上的诱惑无法引起内心的波动。

“二彼总空空,自然唇不湿。”这里强调的是禅修中对世间万象的看破和超脱,即使面对各种诱惑,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不为之所染。

“从此绝因缘,葛五随缘出。”这句话表达了断绝尘世因缘,随顺佛法自然而然地修行,这里的“葛五”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禅定境界或是用数字来象征禅修的不同层次。

最后,“惟有空寂舍,圆八同金七。”则描绘了一个清净寂静的修行空间,以及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融入。在这句话中,“圆八”可能指的是圆满的智慧或是禅定的境界,而“同金七”则可能象征着最高的真理或者是某种特定的修持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尘世的超越和佛法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学的深入理解和个人修行的境界。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行役有叹·其二

百年几暄凉,再岁三征行。

却羡路旁叟,白首不到城。

人生如风花,去来能与争。

且随风吹起,会当风自停。

(0)

上严州乌石滩

人语相闻数尺间,其如滩恶费人牵。

已从滩下过滩上,却立前船待后船。

(0)

明发南屏

新晴在在野花香,过雨迢迢沙路长。

两度立朝今结局,一生行客老还乡。

犹嫌数骑传书札,剩喜千山入肺肠。

到得前头上船处,莫将白发照沧浪。

(0)

赠相士蓑衣道人杜需二首·其一

与子生疏有底仇,谈间容易说封侯。

病身更遣冰山倚,野鹤孤云也替愁。

(0)

雨后田间杂纪五首·其四

晴路无泥亦未埃,野云尽薄不全开。

满山都是长松树,无数杨花何处来。

(0)

又除夕绝句

紫陌相逢谁不客,青灯作伴未为孤。

何须家里作时节,只问旗亭有酒无。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