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汲涧泉浣,晴挂松树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裁成(cái chéng)的意思:指根据实际情况或需要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公孙(gō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指代某个姓氏。
茧丝(jiǎn sī)的意思:指经过长时间磨砺和修炼后的人,比喻经过困苦和努力后得到的成果或修养。
老衲(lǎo n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和尚自称,也用于自谦或自嘲的说法。
膜拜(mó bài)的意思:表示极度敬仰、崇拜、佩服。
木棉(mù mi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外表华丽,内在空虚。
七尺(qī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饰诈(shì zhà)的意思:指以虚假的手段来骗取他人的信任或利益。
时或(shí huò)的意思:有时,偶尔
松树(sōng shù)的意思:松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成语“松树”比喻心胸开阔、坚韧不拔。
一幅(yī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单一、固定不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件手工制作的木棉布被的细致观察与情感寄托。诗人通过描述布被的材质、裁剪、装饰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细节,展现了对生活实用品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首先,诗人提到木棉并非蚕茧之丝,质地虽粗厚却不易损坏,这体现了对材料自然特性的认知和对实用价值的重视。接着,描述了将布料裁剪成七尺长的被子,并用三道线缝合,这一过程既展示了手工艺人的技艺,也体现了对生活必需品的精心制作。
“公孙富饰诈”一句,可能暗指社会上某些人追求表面华丽而忽视实际功能的行为,与诗人所推崇的朴实无华形成对比。而“老衲贫忍卖”则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简朴的尊重,以及对贫困者坚韧生存状态的同情。
“垢汲涧泉浣,晴挂松树晒”描绘了布被在日常使用后的清洗与晾干过程,强调了其耐用性和易于维护的特点。同时,选择在阳光下晾晒,不仅有助于衣物的干燥,也象征着生活的光明与希望。
最后,“时或礼如来,横铺共膜拜”一句,巧妙地将宗教信仰融入日常生活,表现了人们在忙碌之余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敬畏,同时也体现了布被作为生活用品与宗教仪式之间微妙的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件普通布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实用品的审美情趣,以及对自然、宗教与日常生活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永遇乐
帘影如丝,如丝疏雨,消遣清昼。
润逼衣篝,青紬滑腻,捲榴裙皱。
阴浓晕翠,苔深涨绿,休忆落红鸳甃。
恁含愁、阑干独倚,泪痕湿,透衫袖。
空阶黯黯,谁弹筝琶,相杂深宵玉漏。
梅子黄时,满川烟草,风味江南又。
更容幽隐,绝无人到,海燕雕梁共守。
凭谁晓、晴霁较准,镜螺眉岫。
祝英台近.竹沙为苔石请赋栖霞晓发诗,倚声应之
岭霞明,江月堕,晓起浩无际。
黄叶深深,诗思在驴背。
不妨茸帽欺霜,满身松影,且饱看、六朝烟寺。
几年事。一番梦逐云空,仙瓢付流水。
雪散沙鸿,愁写断肠字。可知画角声中,连天风雨。
又减了、旧时山翠。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