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官谷十咏·其五天柱峰》
《王官谷十咏·其五天柱峰》全文
宋 / 俞充   形式: 古风

擎天八柱,是峰居其一。

根蟠地轴壮,群山俯为硕。

共工触不折,万古耸崒嵂。

幽人绝顶引手攀星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柱(bā zhù)的意思:形容房屋结构牢固,稳固如八根柱子。

地轴(dì zhóu)的意思:地球的轴心,比喻事物的核心或重要支撑。

共工(gòng gōng)的意思:指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工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擎天(qíng tiān)的意思:指能够承受、支撑天空的巨大力量或物体。

群山(qú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群峰聚集的景象。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引手(yǐn shǒu)的意思:引手指的是被人引领着走,比喻被人左右、操纵。也可指人之间的关系紧密,相互依存。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柱峰的雄伟壮观,诗人以“擎天有八柱,是峰居其一”开篇,将天柱峰比作支撑天地的八根柱子之一,形象地展现了其在自然界的崇高地位。接着,“根蟠地轴壮,群山俯为硕”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天柱峰根基之深广与形态之壮丽,仿佛群山都显得矮小。

“共工触不折,万古耸崒嵂”则运用了共工触不周山的神话故事,进一步强化了天柱峰坚韧不拔的形象,暗示其历经万古依然屹立不倒,耸入云霄。最后,“幽人步绝顶,引手攀星日”两句,通过想象一位隐士攀登至峰顶,伸手可及星辰的日月,表达了对天柱峰顶极之美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柱峰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诗人对崇高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俞充
朝代:宋

(1033—1081)明州鄞县人,字公达。俞伟从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熙宁中为都水丞,提举沿汴淤泥溉田,为上腴者八万顷。迁成都路转运使,上十策御戎。加集贤殿修撰。提举市易,岁登课百四十万,拒受赐钱。擢天章阁待制、知庆州,善治军,严约束。王圭荐充帅边,欲以遏司马光之入,充亦知帝有用兵意,屡倡请西征,陈攻讨之略。未及行,暴卒。有《奏议》、《边说》。
猜你喜欢

和富谷馆书事

迢迢归驭指榆津,日日西风起塞尘。

沙底暗冰频踠马,岭头危径罕逢人。

客心牢落偏多感,天意融怡渐发春。

珍重诗翁饶藻思,剪裁风物见长新。

(0)

和安抚王临骐骥见寄

十月河滨土未乾,行人裘褐苦沾汗。

边侯顾遇劳纡轸,驿舍留连暂憩鞍。

义贯雪霜松操古,气凌星斗剑光寒。

待君早晚功名就,重约虚斋论隐桓。

(0)

公说再和并前十五篇辄复课六章用足前篇之阙·其四

封境东连浴日池,川源近盬四方知。

水官无事延年计,估客应求范蠡师。

楼阁嵯峨千里鉴,田畴夷坦一枰棋。

追寻燕友南皮会,谁继曹刘七子诗。

(0)

中书侍郎赠银青光禄大夫傅钦之挽辞三首·其二

璞玉浑金量,经邦论道贤。

肖形真间气,委蜕欻终天。

穗帐群公奠,楹书奕世传。

云谁哭之恸,庆历老同年。

(0)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其二

星坠寝门夕,歌兴梦奠时。

骑箕良弼去,罢社国人悲。

富贵惊川逝,功名白日垂。

祗应金石刻,无愧伯喈辞。

(0)

又送石舍人

予告西还上宠优,辉华行李照亭邮。

内朝簪橐虚严直,故国山川想旧游。

一去秋光连栈道,及归春色动皇州。

眼看景物皆清绝,定有佳章到处留。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