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云罩寺阁得诗四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攀登高峰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与僧人的对话,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首句“至止高峰拾级攀”,生动地展现了攀登高峰的过程,用“拾级”形象地描绘了攀登的艰难,而“至止”则暗示了目的地的遥远和挑战的艰巨。
次句“两年曾未叩云关”,通过时间的跨度,强调了攀登的漫长和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的敬畏和探索的决心。
接下来,“僧无识字楞严掩,仍付阿难辨八还。”这两句诗中,僧人不识字,却以“楞严”掩面,可能象征着内心的智慧和超脱世俗的追求。而“阿难辨八还”则可能引申为寻求真理或解答疑惑的过程,体现了诗人对于智慧和真理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山的体验,寓言了人生的旅程,以及在追求知识和真理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富有哲思和禅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中甃坟外弟程魁有诗次韵
咄哉人世如飞烟,强欲作计垂千年。
宁知鬼见拍手笑,曾不一瞬云埋阡。
我于浮休等无二,诗卷留与荒山巅。
平生梦想所不到,六国相印二顷田。
古今一死百事足,安用老刻青瑶坚。
海棠作堵锦步帐,柳花糁径拳毛毡。
见成林壑伴茅堂,名付身后杯生前。
山中物物各生意,春到岂论茅与荃。
人情变态千万状,所不负予惟老天。
白虹贯岩出奇怪,一锸不费青乌迁。
是事且寘勿复道,老子久矣宜蚩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