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钓 鱼 台 宋 /任 逢 不 慕 渭 水 滨 ,岂 借 严 陵 境 。巨 人 留 神 迹 ,持 竿 钓 月 影 。
- 注释
- 不慕:不羡慕。
渭水滨:渭河之滨,代指繁华或名利之地。
岂借:哪里会借用。
严陵境:严陵,东汉隐士,这里泛指隐居的环境。
巨人:可能指代有超凡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神迹:神奇的踪迹或非凡的事迹。
持竿:拿着钓竿。
钓月影:在月光下钓鱼,象征超脱尘世。
- 翻译
- 我不向往渭水边的生活,也不仰赖严陵那样的隐居之地。
巨大的身影留下了神奇的痕迹,他手持钓竿,只在月光下垂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翁在夜晚独自钓鱼的情景。开头两句“不慕渭水滨,岂借严陵境”表明诗人并非随意选择地点,而是有特别的原因来到这里。渭水和严陵都是古代著名的渔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特地选在这两个地方之间的某个位置。
第三句“巨人留神迹”中,“巨人”通常指代伟大的人物或是具有非凡力量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会留下不寻常的痕迹。这里的“留神迹”可能隐喻着诗中的渔翁也是一位不同寻常的人,他在这里钓鱼并不仅仅为了捕获鱼类,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寓意。
最后一句“持竿钓月影”则直接描绘了渔翁夜晚持竿钓鱼的情景。月亮在水中投射出清晰的光影,渔翁似乎是在尝试捕捉这些光影。在这里,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钓场景,更蕴含着深远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美的赞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从弟舍人入蜀
嘉陵江畔饯行车,离袂难分十里馀。
慷慨莫誇心似铁,留连不觉泪成珠。
风光川谷梅将发,音信云天雁未疏。
立马举鞭无限意,会稀别远拟何如。
送阮监丞赴馀杭
杨柳依依水岸斜,鹢舟东去思无涯。
坐临棋局延明月,行采题诗对落花。
虚白亭中多宴赏,钱塘湖上剩烟霞。
风光到处宜携酒,况有馀杭阿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