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老今何向,兵拿未肯休。
台拆星犹熭,农饥麦未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年代中普通百姓的生活境况,充满了悲苦与无奈。诗人以“身老今何向,兵拿未肯休”开篇,直接点明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生活的艰辛。接着,“经旬甘半菽,尽室委扁舟”,描述了长时间的饥饿与被迫流离失所的场景,生动展现了战乱对家庭生活的影响。
“台拆星犹熭,农饥麦未秋”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战乱带来的破坏与荒凉。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星辰依旧闪烁,但农民却因饥饿而无法收获秋天的麦子,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最后,“日边无一使,儿女讵知愁”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援助的渴望以及对家人的深切忧虑。在战乱中,信息闭塞,外界的帮助难以到达,家人的安危成了最大的牵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深刻反映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家人的深深忧虑,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人文关怀。
少别老逢情更真,中经四十九年春。
青山昨日先君迹,白发而今我辈人。
世数交游诗作證,话生感慨酒淹巡。
旁观莫怪多留恋,求旧原非一面新。
君不见范公嗜义如饮食,范公庇族如羽翼。
亲疏百口百不忧,养生送死皆公力。
公存公亡犹一日,有田供需惠无极。
伐石纪事庄上头,大书特书高十尺。
李君车马有行色,下马读碑三叹息。
若见甘棠思召伯,若对澧流思禹迹。
李君亦岂寻常人,身小才大气正直。
博学强记无与敌,平步便当超九棘。
十年小心职文墨,阶次悠悠鬓将白。
故园已筑梅花庄,此意含仁我先识。
呜呼范公之后多閒田,愿君买接东西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