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七十三王阳》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不服(bù fú)的意思:表示不服从、不接受某种规定、决定或命令,持有不同意见或态度。
服闇(fú ān)的意思:服从黑暗,比喻顺从恶势力。
回车(huí chē)的意思:指车行行至一定地点后,掉头返回原地。比喻事情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转回原点重新开始。
礼经(lǐ jīng)的意思:礼经是指《礼记》,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懂得礼仪和规矩。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孝子(xiào zǐ)的意思:指对父母尽心尽力、孝敬有加的子女,也泛指尊敬和孝顺的后代。
- 翻译
- 经典礼仪中提到孝顺的儿子,不会在黑夜中冒险登高。
因此在有九个弯道的陡坡上,他驾车都会谨慎,不敢加速。
- 注释
- 礼经:指儒家经典中的《礼记》,强调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孝子:指非常孝顺、尊敬父母的人。
闇:夜晚,黑暗。
危:危险,这里指陡峭或不安全的地方。
九折阪:形容有许多弯曲的山坡,九折表示曲折很多。
回车:驾车时掉头或转弯。
不敢驰:不敢快速行驶,表现出谨慎的态度。
- 鉴赏
这首诗以"礼经"中的孝道为引,讲述了一个孝子的形象。他不畏艰险,即使在陡峭如九折阪的路上,也谨慎行事,回车而行,不敢轻易疾驰。这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和对安全的重视,展现了儒家孝道中谨慎小心、敬畏之心的精神。诗人林同通过这个场景,赞扬了贤者在孝行中展现出的智慧与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