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淩敲台遗迹在太平城北三里许改为黄山寺台但存一危石》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登凌敲台时所见的凄凉景象与内心的感慨。首句“凌敲台上石零丁”以“零丁”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孤石独立于台上的寂寥之感,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次句“露草骨丝虫乱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露水滋润下的野草间,虫鸣声杂乱无章,增添了几分悲凉与荒芜。
接着,“独有东山无改换”一句转折,将视线转向远处的东山,暗示尽管台前的景物已不再,但东山依旧巍然屹立,象征着不变与永恒。最后,“几番冷眼看升平”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景象的冷静审视,或许是对繁华背后的虚幻与短暂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深思,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郊居对雨寄赵涓给事包佶郎中
暑雨青山里,随风到野居。
乱沤浮曲砌,悬溜响前除。
尘镜愁多掩,蓬头懒更梳。
夜窗凄枕席,阴壁润图书。
萧飒宜新竹,龙钟拾野蔬。
石泉空自咽,药圃不堪锄。
浊水淙深辙,荒兰拥败渠。
繁枝留宿鸟,碎浪出寒鱼。
桑屐时登望,荷衣自卷舒。
应怜在泥滓,无路托高车。
送崔琦赴宣州幕
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
身闲就养宁辞远,世难移家莫厌贫。
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
何处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
送李尚书郎君昆季侍从归觐滑州
凤雏联翼美王孙,綵服戎装拟塞垣。
金鼎对筵调野膳,玉鞭齐骑引行轩。
冰河一曲旌旗满,墨诏千封雨露繁。
更说务农能罢战,敢持歌颂庆晨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