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将壁疥,尽可著纱笼。
《资圣寺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资圣寺壁》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洞察。
首句“是谁将壁疥,尽可著纱笼。”以问句的形式,引出对历史痕迹的思考。壁疥,即墙壁上的斑痕或裂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纱笼,这里可能是指一种保护或展示这些痕迹的方式,暗示着对过往岁月的珍视与回顾。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痕迹的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今代无诗史,何时入国风。”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史,指的是记载历史变迁的诗歌,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国风,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了民间诗歌的精华。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当前时代缺乏能够记录并传颂历史的优秀诗歌的遗憾,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何时才能涌现出这样的作品,让它们成为国风的一部分,为后世所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痕迹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反映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期待。它不仅是一次对过去与现在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