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将琢玉风前句,剪送和香雪后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几圣以三诗寄蜡梅栽次韵(其一)》中的第一首,通过巧妙的比喻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蜡梅的独特情感与深刻理解。
首句“寄将琢玉风前句”,以“琢玉”比喻蜡梅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如同雕刻家精心雕琢的玉石,既形象地描绘了蜡梅在风中轻盈舞动的美丽景象,又暗含了对蜡梅高洁品质的赞美。这里的“风前句”不仅指蜡梅在风中的动态美,也暗示了诗人对蜡梅的深情寄语,仿佛在风中传颂着赞美之词。
次句“剪送和香雪后枝”,进一步深化了蜡梅的形象。这里“剪送”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蜡梅被采摘下来的情景,仿佛是精心挑选的花朵,被送至远方。而“和香雪后枝”则强调了蜡梅的香气与雪花的洁白相映成趣,不仅突出了蜡梅独特的香气,也营造了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氛围。
后两句“要识此花真面目,细看无色画中诗”,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深入思考蜡梅的真正魅力。这里的“真面目”不仅仅是指蜡梅本身的自然形态,更是其内在精神与品格的体现。诗人鼓励读者细细品味,发现蜡梅如同一幅无声的画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诗意。这不仅是对蜡梅美的赞颂,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蜡梅的细腻描绘与深刻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吴航渡送赵少府之京
君不见吴航渡,河上萧萧多古树。
树根积石长青苔,应是昔人繫舟处。
寂寞寒潮自往还,关河北望空云山。
天浮百粤荣光歇,海接三吴霸气寒。
吴王城阙几千载,舸舰何年到闽海。
危樯峻橹逐飘风,今日吴航名尚在。
江上年年春草新,城头车马往来频。
野鸟不知惊候吏,垂杨空自送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