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丹诗诀·其五十五》
《金丹诗诀·其五十五》全文
宋 / 陈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谁知前短后长机,十二时中只一时

晦朔望弦明进退,鍊成九转婴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机(cháng jī)的意思:指人才培养的长远计划或机制。

短后(duǎn hòu)的意思:指短时间之后,表示时间很快过去或者很快就会发生某件事情。

二时(èr shí)的意思:表示时机、时刻。

晦朔(huì shuò)的意思:晦朔是指黑暗、昏暗的夜晚。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不明朗、困难、艰险。

进退(jìn tuì)的意思:形容处境困难,进退两难。

九转(jiǔ zhuàn)的意思:形容事情经历多次转变或经历多次考验后才能成功。

时中(shí zhōng)的意思:时机正好,恰到好处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朔望(shuò wàng)的意思:指农历月初和月末的月亮状态,也用来形容事情的起始和结束。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婴儿(yīng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儿童或刚出生的婴儿。

十二时(shí èr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泛指整个过程、全部事物。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之五十五,以炼丹术为喻,阐述了时间与变化的关系。

“谁知前短后长机”,诗人以“前短后长机”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变化。前短后长,暗示着事物在发展的初期可能显得短暂或不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和效果会逐渐显现并变得深远。这里暗含了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时间价值的重视。

“十二时中只一时”,进一步强调时间的相对性和选择的重要性。十二时,即古代计时单位,这里泛指一天中的所有时刻。诗人指出,在这十二时中,只有特定的一刻最为关键,意味着在复杂多变的时间流中,把握住那个决定性的瞬间至关重要。

“晦朔望弦明进退”,晦朔望弦是月亮周期性变化的状态,分别对应月相的暗淡、新月、满月和月相的变化。诗人以此类比人生或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暗示在这些不同的状态中,存在着进与退、明与暗的变化规律,需要灵活应对。

“鍊成九转结婴儿”,最后两句则直接点明了主题——炼丹术。九转,是古代炼丹术中的一种方法,象征着通过多次提炼、转化,最终达到目标的过程。结婴儿,则是炼丹术中追求的最高境界,意指通过修炼达到身心合一、长生不老的状态。这两句不仅展示了炼丹术的神秘与高深,也隐喻了人生修炼、道德修养乃至宇宙真理的探索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炼丹术的比喻,巧妙地探讨了时间、变化、选择与终极目标之间的关系,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宇宙和自我超越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楠

陈楠
朝代:宋   号:翠虚子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生辰:公元?----1213

陈楠(公元?----1213)字南木,号翠虚子、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陈楠达到160岁以上。
猜你喜欢

雨中登玉峰

万井人烟春雨浓,菜花麦秀滋丰茸。

登高欲识江湖性,染翰留题文笔峰。

(0)

赏红药·其二

莫怪多情尽日看,春残花谢总相干。

迟开已待花神入,真赏能逢地主难。

翠幄微香吹渐远,玉盘承露泻初寒。

三年拟试沉香笔,却算行期为尔宽。

(0)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八歇马望湖亭

寺前杨柳绿阴浓,槛外晴湖白映空。

客子长途嘶倦马,夕阳高阁送飞鸿。

即看野色浮天际,已觉扁舟落掌中。

三月燕南花满地,春光都在五云东。

(0)

游南禅寺

秋风郭外泊,落日寺中行。

欲借空林意,聊移畏路情。

阶虫惊客住,檐鹊代僧迎。

雉堞如云近,还疑是化城。

(0)

送太宰廖公之任南京

春风飞盖出长安,兰臭弥襟执别难。

河近故园分马颊,山临东省见龙蟠。

经纶业共年华远,举措功归士习端。

便儗从公从未得,永怀遥寄碧琅玕。

(0)

赛里木淖尔

緤马苍冥表,天回万里清。

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

尘暗伊江路,烽寒赛里营。

渚蒲无限绿,物候暗相惊。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