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林中的凄凉景象,通过自然界的声响和季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一夕林中啸”,以“一夕”点明时间,即一个夜晚,而“林中啸”则暗示了夜间的某种声音,可能是风声、动物的叫声或是其他自然现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次句“秋声处处悲”,直接点明了这种声音所传达的情感色彩——悲凉。在秋天这个季节,万物开始凋零,自然界的声音也似乎充满了哀愁,这种悲凉感不仅来自外界的环境,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绪。
第三句“天边有鸿雁”,引入了鸿雁这一意象,鸿雁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着迁徙、离别或归乡的主题。在这里,鸿雁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还增添了季节变换的意味,它们在天空中飞翔,与地面上的悲凉形成对比,引发了人们对远方、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一句“相应月斜时”,将时间进一步推进到夜晚的后半段,月亮逐渐西斜。此时,鸿雁的叫声与月光下的寂静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悲凉与思乡之情的秋夜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婉紃从母师绿槐书屋诗稿
清才亚班女,家学绍中郎。
一卷五言诗,玉振谐笙簧。
思亲赋蒿莪,忆弟梦池塘。
澄怀鉴明月,清节含冰霜。
人事慨变迁,抚时多感伤。
义心激苦调,幽意凄金商。
洞庭秋水深,木叶飞潇湘。
灵妃鼓瑶瑟,天地皆苍凉。
潜蜦跃神渊,孤凤栖幽篁。
空山悄无人,日暮秋兰香。
茅屋埋穷闾,所思在沧浪。
灵珠俨盈握,尘壒随风扬。
少小侍宣文,纱幔授篇章。
所愧性庸愚,学步终茫茫。
十年困墙面,师资未敢忘。
缅怀列国风,二《南》何洋洋。
蔚为风教始,千载流芬芳。
后世何陵夷,日下江河长。
浮华失明性,俗变嗟靡常。
何当播希声,薄海休风彰。
古来移国俗,匹妇有札梁。
仰止望高山,顾影心徬徨。
《题婉紃从母师绿槐书屋诗稿》【清·王采蘋】清才亚班女,家学绍中郎。一卷五言诗,玉振谐笙簧。思亲赋蒿莪,忆弟梦池塘。澄怀鉴明月,清节含冰霜。人事慨变迁,抚时多感伤。义心激苦调,幽意凄金商。洞庭秋水深,木叶飞潇湘。灵妃鼓瑶瑟,天地皆苍凉。潜蜦跃神渊,孤凤栖幽篁。空山悄无人,日暮秋兰香。茅屋埋穷闾,所思在沧浪。灵珠俨盈握,尘壒随风扬。少小侍宣文,纱幔授篇章。所愧性庸愚,学步终茫茫。十年困墙面,师资未敢忘。缅怀列国风,二《南》何洋洋。蔚为风教始,千载流芬芳。后世何陵夷,日下江河长。浮华失明性,俗变嗟靡常。何当播希声,薄海休风彰。古来移国俗,匹妇有札梁。仰止望高山,顾影心徬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7267c6b6b0f016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