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桥》
《石桥》全文
宋 / 赵汝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法身遍满千界,影现天台水石间。

我欲直从心地见,来看磊磈淙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遍满(biàn mǎn)的意思:遍满表示充满、遍及或覆盖全面的意思。

淙潺(cóng chán)的意思:形容水流的声音悦耳清脆。

从心(cóng xīn)的意思:心意相通,情投意合。

法身(fǎ shēn)的意思:指佛陀的身体或佛法的体现。

磊磈(lěi wěi)的意思:形容物体高耸、堆积如山。

千界(qiān jiè)的意思:形容事物之多样、丰富、广泛。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水石(shuǐ shí)的意思: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关系。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三千界(sān qiān jiè)的意思:指人生的各个领域、境界或阶段。

翻译
法身无处不在三千世界中,
它的投影显现于天台山的水石缝隙之间。
注释
法身:佛教术语,指佛的本质或宇宙真理的体现。
三千界:佛教中的说法,指宇宙的各个层面或一切存在的总称。
影现:显现,如同影子般出现。
水石间:指山水之间,可能象征着隐秘或自然的环境。
直从心地见:直接从内心深处去感知或理解。
磊磈:形容石头堆积,也比喻事物复杂不平。
淙潺:流水声,这里可能象征着心灵的清澈或声音的宁静。
鉴赏

这首诗名为《石桥》,作者是宋代的赵汝愚。诗中描绘了佛法无边,遍满整个三千世界,其身影在天台山的水石之间若隐若现。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想要直接从内心深处去感受和领悟这种佛法的存在,通过聆听流水潺潺的声音来体会其深邃与宁静。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石桥和流水象征着佛法的无形与深远,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理念。

作者介绍
赵汝愚

赵汝愚
朝代:宋   字:子直   籍贯:饶州余干   生辰:1140--1196

赵汝愚(1140年—1196年2月20日),字子直,原籍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县),生于崇德县洲钱(今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南宋名臣、学者,南宋宗室,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赵汝愚早有大志,为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宋孝宗崩逝后,赵汝愚策划实施“绍熙内禅”,奉嘉王赵扩(宋宁宗)即位。以功升任右相,与留正同心辅政。庆元元年(1195年)遭韩侂胄诬陷,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庆元二年(1196年),于衡州暴卒(一作服药而死)。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被杀,朝廷复赵汝愚原官,赐
猜你喜欢

桂华明/四犯令

缥缈神京开洞府。遇广寒宫女。问我双鬟梁溪舞。

还记得、当时否。碧玉词章教仙侣。为按歌宫羽。

皓月满窗人何处。声永断、瑶台路。

(0)

和尧夫安乐窝中好打乖吟

安乐先生醉便歌,庄篇徒尔说焚和。

有名有守同应少,无事无求得最多。

胜处林泉供放适,清时风月助吟哦。

能抛忧责忘劳外,不纵逍遥更待何。

(0)

归自江阴寄蒋知郡汪签判

维舟江口未栖鸦,急趁飞觞一笑哗。

旋喜使君倾皂盖,尽从醉客堕乌纱。

高城不记人分袂,短棹空随月到家。

尚欲趋陪连夜饮,东篱容有后开花。

(0)

山中寄外·其十三

娇儿渐聪慧,出语解人意。

促奴须早归,恐爷书又至。

(0)

宿洪岩寺

形枯面冷住山人,彷佛钱塘老惠勤。

寺窭不充黄粟饭,佛寒添绣碧苔纹。

秋声茅屋三间雨,野色松岩几树云。

嚼菜薰香清语久,一灯明灭夜将分。

(0)

灌园

土渴群蔬不肯青,辘轳百转汲深清。

山翁到老谋生拙,抱瓮崎岖博一羹。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