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重 阳 锡 宴 御 制 诗 唐 /魏 谟 四 方 无 事 去 ,宸 豫 杪 秋 来 。八 水 寒 光 起 ,千 山 霁 色 开 。
- 翻译
- 天下太平,我来到深秋的皇宫
八条河流闪烁着寒冷的光芒,千座山峰在雨过天晴后显露出明亮的色彩
- 注释
- 四方:天下各地。
无事:太平无战事。
宸豫:皇宫,帝王居所。
杪秋:深秋末期。
八水:泛指多条河流。
寒光:寒冷的光芒。
霁色: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开:显现。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充满了静谧与清凉的气息。开篇“四方无事去”,表现了一个太平盛世,没有战乱,四面皆平安无忧的景象。“宸豫杪秋来”,则是说到了皇帝巡幸到某个地方,而这个地方正值秋天,秋风轻拂,给人一种舒缓、悠闲之感。
接着“八水寒光起”一句,形容了清晨或夜晚,山间溪流的水面上泛着寒气,阳光照射其上,水波荡漾,反射出冷冽的光芒,给人一种萧瑟、清凉之感。而“千山霁色开”则是说秋天的早晨,山峦之间弥漫着薄雾,随着太阳的升起,这些雾气逐渐散去,露出了山色的真貌,如同一幅画慢慢展开,让人仿佛能闻到那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芬芳。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皇帝巡幸所至之地风光旖旎、万象更新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城子 东原幕府诸公,送予西湖,行及阳谷
江山诗笔仲宣楼。
弊貂裘。
尽风流。
独恨烟花,三月出东州。
爱煞津亭亭□□,无一语,只相留。
来鸿去雁两悠悠。
别离愁。
几时休。
得似孤城,春水一沙鸥。
寄谢西湖追送客,分手地,莫回头。
摸鱼儿 正月二十七日,予与希颜陪冯内翰丈
雷事,见天封题名,即此地也。
既归,宿於近潭田舍翁家。
是夜雷雨大作,望潭中火光烛天。
明日,旁近言龙起大槐中。
父老云,正月龙起,前此未见也。
龙潭寺南*尊,冯丈所名笑青山、不解留客,林丘夜半掀举。
萧萧暮景千山雪,银箭忽传飞雨。
还记否。
又恐似、龙潭垂钓风雷怒。
山人良苦。
料只为三年,长安道上,来与浣尘土。
清阴渡。
渺渺风烟杖屦。
名山元有佳处。
山僧乞去声我溪南地,十里瘦藤高树。
私自语。
更须问、*尊此日谁宾主。
朝来暮去。
要山鸟山花,前歌後舞,从我醉乡路。
《摸鱼儿 正月二十七日,予与希颜陪冯内翰丈》【元·元好问】雷事,见天封题名,即此地也。既归,宿於近潭田舍翁家。是夜雷雨大作,望潭中火光烛天。明日,旁近言龙起大槐中。父老云,正月龙起,前此未见也。龙潭寺南*尊,冯丈所名笑青山、不解留客,林丘夜半掀举。萧萧暮景千山雪,银箭忽传飞雨。还记否。又恐似、龙潭垂钓风雷怒。山人良苦。料只为三年,长安道上,来与浣尘土。清阴渡。渺渺风烟杖屦。名山元有佳处。山僧乞去声我溪南地,十里瘦藤高树。私自语。更须问、*尊此日谁宾主。朝来暮去。要山鸟山花,前歌後舞,从我醉乡路。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0967c6904b8798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