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舟夜》由元代诗人何中所作,描绘了夜晚行舟时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拓去篷窗月满襟”,生动地展现了舟行于夜色之中,月光洒满船舱的情景。这里的“拓去”二字,既指推开船篷,也暗含着诗人试图驱散心中阴霾之意。“月满襟”则形象地描绘出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仿佛直接洒在诗人的衣襟上,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次句“萧萧惊雁堕哀音”,通过“惊雁”的动态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空旷。雁群的哀鸣打破了夜的寂静,给读者带来一种凄凉之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孤独。
第三句“不知天意何仓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不解与感慨。在这样的夜晚,突然降临的寒云遮蔽了万里晴空,让人心生疑惑,不知道是天意如此仓促,还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这一句蕴含了对命运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一句“数叠寒云万里阴”,以“数叠寒云”描绘了云层的厚重与密集,强调了夜色的深沉与寒冷。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情感的投射,暗示了他内心的沉重与压抑。
整体而言,《舟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琅琊溪
野草山花夹乱流,桥边旌旆影悠悠。
即应要地无人见,可忍开时不出游。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石屏路
石屏不见刀斧痕,石下初谁得行径。
千骑来时停管弦,月明更觉山中静。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庶子泉
琅琊石泉清照人,里无泥沙无无尘。
风翻日炙夏潦尽,古练一匹常奫沦。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游琅琊山
飞光洗积雪,南山露崔嵬。
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
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
初谁爱苍翠,排空结楼台。
{左车右献}{左车右献}架梁栋,辉辉刻琼瑰。
先生鸾凤姿,未免燕雀猜。
飞鸣失其所,徘徊此山隈。
万事于人身,九州一浮埃。
所要挟道德,不愧丘与回。
先生逐二子,谁能计垠崖。
所怀虽未写,所适在欢咍。
为语幕下士,殷勤羞瓮醅。
寄郓州邵资政蒙问敝邑山水之景,见索新诗,
铅笔雠书客,朱轓守土臣。
素餐方侧席,黄发已侵巾。
喜有山围郭,仍怜水满津。
清华闲耳目,潇洒长精神。
秀色秋来重,寒声雨后新。
宿云当户牖,流月过松筠。
北圃分殊境,西湖断俗尘。
渚花红四出,沙鸟翠相亲。
芡老含珠实,鱼惊跃锦鳞。
飞梁凌窅渺,虚榭压奫沦。
岭对横修竹,洲分抱白苹。
静宜人事拙,闲觉道腴真。
器小难周物,官微幸庇身。
簿书偷暇日,杖屦想幽人。
泝险飞游艇,探奇漾钓缗。
形縻某鹤怨,心泰得鸥驯。
督府恩容久,芳笺讯问频。
门庭严卫戟,尊俎从华绅。
却起烟霞兴,还思水石邻。
自嗤田父乐,那可荐鸿钧。
《寄郓州邵资政蒙问敝邑山水之景,见索新诗,》【宋·曾巩】铅笔雠书客,朱轓守土臣。素餐方侧席,黄发已侵巾。喜有山围郭,仍怜水满津。清华闲耳目,潇洒长精神。秀色秋来重,寒声雨后新。宿云当户牖,流月过松筠。北圃分殊境,西湖断俗尘。渚花红四出,沙鸟翠相亲。芡老含珠实,鱼惊跃锦鳞。飞梁凌窅渺,虚榭压奫沦。岭对横修竹,洲分抱白苹。静宜人事拙,闲觉道腴真。器小难周物,官微幸庇身。簿书偷暇日,杖屦想幽人。泝险飞游艇,探奇漾钓缗。形縻某鹤怨,心泰得鸥驯。督府恩容久,芳笺讯问频。门庭严卫戟,尊俎从华绅。却起烟霞兴,还思水石邻。自嗤田父乐,那可荐鸿钧。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7467c690d531e70672.html
九日九日
凄凄风露滋,靡靡尘霭屏。
已忻庐舍清,未苦裘褐冷。
眠食味尤嘉,起坐日尚永。
虚天照积水,精鉴出幽矿。
石莹见山棱,林疏觉窗冏。
黄花宿蕊破,艳艳晨妆靓。
频寻远迳香,每爱苍池影。
为谁佳色鲜,慰我贫斋静。
寒醅出家法,异果得他境。
甘腴馔新兔,丑怪荐修{外疒内卑下两虫}。
幽闲重时节,老大珍物景。
献酬兴未薄,比讽思犹骋。
况同亲戚欢,讵匪田野幸。
俱醉任栖鸦,烛炬尚可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