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尝犹待滤,猿挂始能窥。
别有真香意,崖边花自垂。
这首《春泉》由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所作,描绘了春日山间泉水的清幽与生机。
首句“千山浑一气”,以“浑”字描绘出山峦连绵、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接下来的“拨著即淋漓”,则通过动态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泉水从山间涌出时的奔腾不息,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命力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静到极深处,閒来行汲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泉水的描绘。在静谧的环境中,泉水缓缓流淌,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当人们闲暇时前来汲取这甘甜的泉水,更添了几分生活的诗意与和谐。
“僧尝犹待滤,猿挂始能窥”这两句,通过僧人等待过滤泉水和猴子好奇窥视的情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泉水的纯净与珍贵。僧人之待滤,体现了对水质的尊重与敬畏;猴子之窥视,则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对美好事物的本能向往。
最后,“别有真香意,崖边花自垂”一句,将泉水与自然界的其他元素巧妙结合,赋予了泉水更深的寓意。这里的“真香意”既指泉水本身的清冽甘甜,也象征着大自然中蕴含的真善美。崖边花朵的垂落,或许是在回应泉水的滋养,或是被其吸引而低垂,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春泉》通过对春日山间泉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蕴含了对宁静生活与和谐共处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