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竟生颓祸,人争唱《董逃》。
空闻宣虎节,莫肯解牛刀。
官作(guān zuò)的意思:指官员的工作,也泛指官员的职务和官场的事务。
国成(guó chéng)的意思:指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就较大,已经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
虎节(hǔ jié)的意思:指人勇猛有力,临危不惧,像虎一样威猛。
举国(jǔ guó)的意思:全国一致地、全体国民一起
狂病(kuáng b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异常、疯狂或狂热。
驴王(lǘ wá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极为出色,超过其他人的水平。
同袍(tóng páo)的意思:同袍指同穿一袍的人,比喻同属一个团体、同在一条战线上的人。
踊跃(yǒng yuè)的意思:积极主动,热情高涨
贼曹(zéi cáo)的意思:指小偷、盗贼的集体,也用来形容坏人、不法之徒。
作贼(zuò zéi)的意思:指行为不端,行为不义的人。
这首诗名为《京乱补述六首(其三)》,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和对腐败官僚的强烈批判。
诗中开篇“天竟生颓祸”,以“颓祸”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衰败与混乱,暗示了某种不可预知的灾难降临人间。接着,“人争唱《董逃》”一句,借用《董逃》这一典故,表达了人们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董逃》原为汉末民谣,后常被用来形容国家动荡、人心惶惶的情景。
“空闻宣虎节,莫肯解牛刀。”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官僚阶层的无能与腐败。虎节象征权力,但官员们却不愿行使正义,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而是选择袖手旁观,视而不见。这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冷漠与失职。
“举国成狂病,群官作贼曹。”这两句将矛头直接指向整个国家和社会,指出人们因时局动荡而陷入疯狂,而官僚们则如同贼寇一般,不仅不作为,反而加剧了社会的混乱。这种描述深刻地揭示了腐败现象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最后,“驴王兼狗相,踊跃喜同袍。”以夸张的手法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互相勾结的权贵们,他们不仅没有为国家和人民着想,反而在混乱中寻欢作乐,自鸣得意。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沦丧的批判,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败坏的痛心疾首。
综上所述,黄遵宪的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他对腐败官僚和混乱时局的强烈不满,以及对社会公正与道德回归的热切期盼。
晚山菡萏开,浓秀映秋碧。
长风泻万里,寒花落石壁。
云气静欲消,霞光乱相射。
缥缈浮丘翁,素手垂鹤翼。
笑看蓬莱波,与世共陈迹。
天地无恒春,群儿倚少色。
功名犹自误,口体乃相贼。
安知骨为尘,不得同瓦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