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彼人(bǐ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关的人,也可以指对方、他人。
骋目(chěng mù)的意思:形容眼光开阔,见识广博。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扶栏(fú lán)的意思:指借助扶栏或支撑物来保持身体平衡,比喻依靠外力或他人的帮助。
肩舆(jiān yú)的意思:肩舆是指古代一种由两人扛着的轿子,比喻共同承担责任和困难的意思。
九十(jiǔ shí)的意思:指年纪大,年纪已经接近九十岁。
然疑(rán yí)的意思:表示仍然有疑虑,对某事持怀疑态度。
人子(rén zǐ)的意思:指儿子,也可用来形容人们的后代。
拾级(shè jí)的意思:逐级攀登、一级一级地往上走
无间(wú jiàn)的意思:没有间隔、没有中断,形容连续不断,毫无间隔。
心远(xīn yuǎn)的意思:心灵宽广,胸怀远大
遥思(yáo sī)的意思:远远地思念、怀念。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真无(zhēn wú)的意思:真实无误,完全没有。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前往玉峰塔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哲理与深意。
首句“心远阁已玉峰半”,以“心远”二字开篇,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仿佛已经超越了眼前的景物,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远距离。接着“阁已玉峰半”则具体描绘了阁楼的位置,位于玉峰山的一半高度之上,营造出了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塔犹峰顶欲登惮”一句,将塔与峰顶相比较,表达了对攀登之艰难的感慨。这里的“欲登惮”不仅指出了登山的不易,更蕴含了对人生旅途上种种困难的隐喻。
“适百里者半九十”引用了《孟子》中的名言,强调了最后阶段往往是最艰难的,以此来表达对当前处境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方知此语真无间”则是对前一句的呼应,表明作者通过亲身经历,真正体会到了这句古语的深意。
“一时骋目托遥思,扶栏拾级何然疑”描绘了作者在登山时的思绪与行动。他一面眺望远方,一面思考着什么,同时又对即将攀登的台阶产生了疑惑,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人在面对挑战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肩舆坐看挥汗者,彼人子也劳奚为”则是对登山者的观察与反思。作者坐在轿中,看着那些挥汗如雨的登山者,不禁思考他们为何如此劳苦。这句话既是对他人行为的疑问,也是对自己内心追求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入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偕学子游都峤
甲子岁秋杪,负罪西南驰。
脚历山万重,身坠天一涯。
茅茨蔽聚落,培塿围孤埤。
何处有洞天,玄真之所栖。
维南颇挺拔,隐隐浮修眉。
采菊东篱下,悠然一见之。
欲往觉旌摇,兀坐嗟黏黐。
彼美二三子,知我多爱奇。
□□□□□,□□登翠微。
天公喜我来,阁雨云垂垂。
坤灵喜我来,林壑回春姿。
山禽喜我来,上下鸣嘤咿。
江梅喜我来,蓓蕾敷南枝。
高兴□幽寻,绝□□□□。
□□□如许,郁葱琐烟□。
谁遣衢聃徒,列此怪状为。
□冯贤主人,痛□弥年非。
我生逢百罹,不慕太庙犠。
况从夺袍简,欣若脱马羁。
投荒得胜践,□与□分宜。
清芬追六逸,馀龄寄三危。
明时甘自誓,敢□□□词。
暂游已难得,短略仍易移。
山脚趣回驭,□□□□□。
□□意默契,欲下思惧迟。
准拟供冥搜,草木□□□。
□气知多少,凄入诗人脾。
暮途双径松,归马四□□。
出没山光里,乌帽风披披。
《偕学子游都峤》【宋·高登】甲子岁秋杪,负罪西南驰。脚历山万重,身坠天一涯。茅茨蔽聚落,培塿围孤埤。何处有洞天,玄真之所栖。维南颇挺拔,隐隐浮修眉。采菊东篱下,悠然一见之。欲往觉旌摇,兀坐嗟黏黐。彼美二三子,知我多爱奇。□□□□□,□□登翠微。天公喜我来,阁雨云垂垂。坤灵喜我来,林壑回春姿。山禽喜我来,上下鸣嘤咿。江梅喜我来,蓓蕾敷南枝。高兴□幽寻,绝□□□□。□□□如许,郁葱琐烟□。谁遣衢聃徒,列此怪状为。□冯贤主人,痛□弥年非。我生逢百罹,不慕太庙犠。况从夺袍简,欣若脱马羁。投荒得胜践,□与□分宜。清芬追六逸,馀龄寄三危。明时甘自誓,敢□□□词。暂游已难得,短略仍易移。山脚趣回驭,□□□□□。□□意默契,欲下思惧迟。准拟供冥搜,草木□□□。□气知多少,凄入诗人脾。暮途双径松,归马四□□。出没山光里,乌帽风披披。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2267c695fb368a8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