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买(ā mǎi)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豁达大度。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过子(guò zǐ)的意思:指过分关注自己的子女,为子女的一切事情操心过度。
解书(jiě shū)的意思:解开书籍或文献的奥秘,理解书中的内容。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元和(yuán hé)的意思:指和谐的局面,各方面的事物相互协调、融洽。
云居(yún jū)的意思:居住在云端,比喻高高在上或远离尘世。
种发(zhǒng fā)的意思:指种植庄稼和发展经济。
元和脚(yuán hé jiǎo)的意思:指人民币的一元钱和一角钱,用来形容一点儿钱。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对张旭《春草帖》的鉴赏。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以狂放不羁著称,而《春草帖》则是其代表作之一。王鏊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张旭书法艺术的赞叹与欣赏。
诗中首先提到的是张旭的年龄与生活状态,“种发萧萧七十馀”,形象地描绘了张旭年事已高,白发稀疏的形象,暗示其在艺术道路上的坚持与执着。“问奇还过子云居”,则表明张旭不仅在书法上追求独特,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如同汉代文学家扬雄(字子云)一样,不断探索与创新。
接着,“几回欲继元和脚”,这里的“元和”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王鏊在此处表达了自己想要追随白居易的脚步,在艺术创作上有所作为的愿望,但“阿买从来不解书”,则以一个假设的场景,暗示这种愿望可能难以实现,因为身边的人并不理解或支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最后,王鏊通过杨公(可能是杨维桢,明代著名文学家)的邀请,观看了张旭的《春草帖》,并被其“天下奇迹”的艺术魅力所震撼。王鏊在诗中表示愿意为这幅作品题诗,但谦虚地表示自己“敝墨残毫一尺馀,老来犹得伴幽居”,即自己虽年老且技艺有限,但仍然愿意在艺术的世界里寻找乐趣与陪伴。
整首诗通过对张旭书法艺术的赞美,以及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反思,展现了王鏊作为一个文人对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