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恸柳论》
《恸柳论》全文
唐 / 刘言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寘]韵

孀妻栖户仍无嗣,欲访孤坟谁引至。

裴回无处哀情惟有衣襟知下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òngliǔlùn
táng / liúyánshǐ

shuāngréng访fǎngfénshuíyǐnzhì

péihuíchùzhǎnāiqíngwéiyǒujīnzhīxiàlè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情(āi qíng)的意思:指悲伤、忧愁的情感。

孤坟(gū fé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坟墓,也比喻孤独无助的人。

裴回(péi huí)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曲折回旋。

孀妻(shuāng qī)的意思:指丧偶的妻子。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无嗣(wú sì)的意思:指没有儿子或继承人。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衣襟(yī jī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道德或仪表。

注释
孀妻:寡妇。
栖户:独居。
无嗣:没有子嗣。
孤坟:孤零零的坟墓。
谁引至:无人引领前往。
裴回:徘徊。
哀情:悲伤之情。
衣襟:衣袖。
翻译
寡妇独居家中仍未有子嗣,想要去探访亡夫的孤坟却无人相伴指引。
我在原地徘徊,无处寄托我的悲伤,只有衣襟能感受到我默默垂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去丈夫、孤独无依的孀妻,她渴望找到亡夫的坟墓以表达哀思,但找不到可以引领她到那里的路。"裴回"一词,通常指的是古代妇女在室内来回走动,以此形容她的悲伤和无处发泄的情绪。最后两句则更深刻地展现了孀妻哀痛的心情,只有她胸前沾湿的衣襟能理解并见证她的眼泪。

诗中运用了“栖户”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孀妻的孤独和无依。"裴回"则是对内心哀思的一种生动描绘。而"惟有衣襟知下泪"更显得情感深沉,既传达了她的悲伤,也体现了她与亡夫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精妙的语言表达,展现了古代妇女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以及她们面对丧偶后的孤独、哀痛与无助。这样的主题,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为常见,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刘言史

刘言史
朝代:唐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