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丹客(dān kè)的意思:指红色客人或红色旅游者。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凡事(fán shì)的意思:指任何事情、事项。
寒蒲(hán pú)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里,蒲草依然绿意盎然,形容人的品质坚强,不受环境的影响。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鸣泉(míng quán)的意思:指流水声如泉水般清脆悦耳。
牧儿(mù ér)的意思:指年幼的牧童。
上衣(shàng yī)的意思:上衣指的是穿在身体上半部分的衣物,通常是指外套、上衣等。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漱石(shù shí)的意思:漱石指的是用清水漱口,比喻清除嘴里的不干净的东西,也比喻摆脱不良习气或清除罪恶。
宿雾(sù wù)的意思:指夜晚的雾气,比喻长时间不散的争论或争执。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学禅(xué chán)的意思:指学习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精神境界。
岩扉(yán fēi)的意思:指坚硬的石门。
- 翻译
- 山中的生活一切都很适宜,远离尘世无需穿繁琐的衣物。
每次寻找草药都与炼丹的朋友同行,捡柴火常常趁着牧童归家的时候。
清泉洗涤石头,寒冷的菖蒲洁净,早晨的雾气蒸腾着湿润的泥土,使得早蕨长得肥美。
最让人烦恼的是邻近山峰上的禅修同伴,他们时常过来敲打山岩的门,打扰这宁静的生活。
- 注释
- 红尘:指世俗社会,繁华之地。
丹客:炼丹的人,古代对炼丹术士的称呼。
牧儿:放牧的孩子。
叩岩扉:敲打山岩的门,意指来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闲适与自然之趣。首句“山中凡事幸相宜”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满意,远离尘世的纷扰,一切显得和谐适宜。第二句“第一红尘免上衣”进一步强调了摆脱俗世束缚的自由,无需再为官场琐事而烦恼。
接下来的两句“寻药每同丹客去,拾薪多趁牧儿归”展现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采药、捡柴的生活画面,体现了友情和互助的乐趣。山泉清冽,石上漱口,菖蒲洁净;晨雾弥漫,土地湿润,早春的蕨菜肥美,这些细节描绘出山间的清新与丰饶。
尾联“不奈邻峰学禅伴,时时来此叩岩扉”则透露出诗人与邻居僧侣的交往,他们时常来访,共同探讨禅理,增添了山居生活的智慧气息。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的山居图,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士特赠笔
书成痴,传成癖,平生识字真无益。
笔扛鼎,思涌泉,何如蹶张强弩弦。
管城雅贶情虽重,感此艰难拙于用。
君不见翠华南渡江,江路八百里。
胡儿饮马镜湖边,不逢汉兵胡自止。
只今城阙多旌旗,报国拟将雕面儿。
长星吐彗南扫北,转祸为福须乘时。
虎头心事不能已,劝君勿弄毛锥子。